文档详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方案【8篇】.pdf

发布:2025-06-11约2.03万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方案【优秀8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

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

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

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的8篇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的活动方案是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篇一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人的健康相应地也包括生理健康和心

理健康。生理健康是为了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心理健康则是保

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能直接地影响着人的生理健康,

为此,心理卫生学认为健全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

体有赖于健全的心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健康是比生

理健康更为重要的一种健康。

第三国际及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

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

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还具体地指明

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和谐;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

生活。”

基于各种心理学理论和生活实际,综合国内外心理学家的观

点和研究成果,特别是马同志、陈同志等的观点,提出大学生心

理健康的6项指标:

(1)智力发展正常且能充分发挥;

2()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悦纳自我;

(3)具有顽强的毅力,拥有自我调控能力;

4()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正视现实,生活、工作热情高;

6()人格完整、稳定、协调。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南京一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追踪调”和统计分析

表明:1993~1996年新生1908人进行心理测试并建档,发现心理

问题发生率为9.2%,高危人群为26.2%另一项以全国12.6万大

o

学生为对象的调,发现有心理障碍的人数竟占23.6%o教育部对

我国大学生的一项调发现:大学生日有20.3%的人存在不同程

度的心理障碍,且男生比女生更表现突出。

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

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

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

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表明,目前我国

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

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

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三、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

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

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

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

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

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

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

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

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

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

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

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