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专长考试.docx
中医师承专长考试
是针对具有一定中医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从业者,通过师承方式进一步深造和考核的一种考试。以下是考试详细内容的描述:
一、中医基础理论
1.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平衡理论、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及其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2.藏象学说:五脏六腑的功能、相互关系及其病变表现。
3.经络学说: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的作用、经络病变的表现及诊断方法。
4.病因病机:病因的分类、病机的基本概念、病因与病机的关系。
二、中医诊断学
1.望诊:面色、舌象、体态等望诊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闻诊:声音、气味等闻诊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问诊:病史采集、症状询问等问诊技巧及其临床应用。
4.切诊:脉象、按压部位等切诊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三、中医治疗方法
1.辨证施治:根据病因病机,运用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确定治疗方法。
2.针灸治疗:针灸的基本原则、常用穴位、针刺手法及其临床应用。
3.中药治疗:中药的基本作用、常用中药的性能、配伍原则及其临床应用。
4.推拿按摩: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适应症、禁忌症及其临床应用。
四、中医内科学
1.常见内科疾病:感冒、咳嗽、喘证、胸痹、心痛、失眠等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治疗方法。
2.疑难杂病:如痿证、痹证、郁证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脏腑病变:如肝郁、脾虚、肾虚等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五、中医外科学
1.常见外科疾病:疮疡、瘰疬、乳癖、痔漏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骨伤科疾病:骨折、脱位、筋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外科手术:如甲状腺手术、阑尾手术等的基本操作、适应症及术后处理。
六、中医妇科学
1.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不孕症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妊娠疾病:胎漏、胎动不安、妊娠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产后疾病:产后身痛、产后缺乳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七、中医儿科学
1.儿科疾病:感冒、咳嗽、发热、厌食、遗尿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儿童生长发育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八、中医养生保健
1.养生原则:饮食调养、起居调养、精神调养等养生原则。
2.养生方法:中医导引、按摩、针灸等养生方法。
3.养生保健:四季养生、体质养生等保健方法。
九、中医经典著作
1.《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论述了伤寒及其他杂病的诊断与治疗。
3.《神农本草经》:收录了古代药物学的基本内容。
通过以上内容的考核,评价考生在中医师承专长方面的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