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夜游教案优质6篇.docx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记承天寺夜游夜游教案优质6篇
合理的教案安排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方向,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通常会将课程的整体思路纳入考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记承天寺夜游夜游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记承天寺夜游夜游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写景。
3、了解背景,揣摩文中写景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意,背诵全文,揣摩文中写景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激趣)
苏轼是我国古代的大文豪,唐宋散文八家之一、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大的挫折。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符。
(二)展示目标:见前页。
(三)课前检测:
1、注音:藻荇寝
2、填空:《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朝人,号。
(四)精讲点拨:
1、初步感知课文。
要求:先对照注释默读,然后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划分朗读停顿:
(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庭下如积水空明
提示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翻译理解。对照注释,疏通文句,划出疑难词语,向同学或老师质疑。注意下列文句的翻译:
欣然:高兴地。逐:于是。盖:原来是。但:只是。
相与:一起。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五)强化训练
1、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提问后明确:因为月色很美,去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2、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把自己的失意寄托于欣赏月色。
(六)课堂检测
1、翻译句子:(全做)
(1)欣然起行。
(2)相与步于中庭
(3)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七)总结评价
全文廖廖84字,记叙的是一个细小的生活片断。但仔细品味,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从作者的描绘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作者的人情美。
(八)布置作业:
语文基础训练4——7题选做,4——5必做。
四、板书设计: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抒情: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写人:有闲——热爱生活
记承天寺夜游夜游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三、预习要求:
1.解决生字词注音;
2.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
4.找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1.导入:
结合苏东坡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和本地东坡遗迹(惠州东坡亭、东坡小学等)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简介东坡的生平、经历、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2.疏通文意
(1)解决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
(2)朗读课文,听录音纠正
(3)解决重点词语(投影)
欣然:高兴地
念:思考、想到
相与:一起
遂与外人间隔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遂至承天寺
盖竹柏影也
但闻屏障中尺一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3.研习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时间:元丰六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