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4历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docx

发布:2025-06-09约6.26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4历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血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

C.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代谢强度无关

D.自由水可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与化学反应

2.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休渔:为保证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捉鱼)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点附近范围所代表的水平上

B.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点是b点,环境阻力最大是在8年以后

C.休渔能够很好的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并使该种群数量能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D.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鱼类更新,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

3.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4.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蓝藻没有E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细胞器B,F的化学成分中不含磷脂

C.植物细胞都含有C,E,F

D.A,D都有膜结构

5.下列对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整合

B.细胞质中囊泡与核糖体膜整合

C.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离开细胞膜回到细胞质中

D.高尔基体膜突出形成囊泡,离开高尔基体与细胞膜整合

6.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7.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内环境中可以发现由碘参与组成的甲状腺激素

B.C、H、O、N、P、K、Ca、Mg都是大量元素,C在各种有机物中都存在

C.在肺炎双球菌的化学组分中,P元素仅存在于DNA和RNA分子中

D.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它们既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

8.图甲和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和增长

B.增长和衰退

C.稳定和衰退

D.稳定和增长

9.由DNA分子储存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10.人体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有146个肽键,则形成这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和它们在缩合过程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146146

B.146145

C.146147

D.147146

1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偏离正常方向

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

C.初生演替缓慢、时间长,次生演替迅速、时间短

D.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是森林阶段

12.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乙物质的分子式为C57H110O6,如这两种物质作为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被彻底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A.耗氧少,产生能量少

B.耗氧多,产生能量多

C.耗氧多,产生能量少

D.耗氧少,产生能量多

13.下列生物中无核膜的是

①衣藻??②蓝藻??③大肠杆菌??④草履虫??⑤病毒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14.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时,用来稀释血液的液体是

A.生理盐水

B.1.5%的氯化钠溶液

C.蒸馏水

D.0.3g/mL的葡萄糖溶液

1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动物细胞则不能

B.人体缺铁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

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时会导致叶片发黄

16.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