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青桐鸣大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发布:2025-06-08约6.46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5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青桐鸣大联考(高三)

物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光电效应是指金属在光的照射下能够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关于光电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光电效应中发射出的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内部

C.无论光的频率如何,只要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某种光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若只增大该光的强度,则发射出的电子的最大动能将变大

【答案】A

【解析】A.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A正确;

B.光电效应中发射出的电子来源于金属原子核外电子,B错误;

C.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只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即使光的强度再大,如果频率不够高,也无法发生光电效应,C错误;

D.用某种光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发射出的电子的最大动能只与光的频率有关,若只增大该光的强度,发射出的电子的最大动能不变,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一台压路机在水平地面以大小为v0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前后轮均不打滑),已知压路机前后轮半径分别为R1和R2,且。某时刻前后轮上的N、M点同时与地面接触,N、M点下一次同时与地面接触所需时间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前后轮边缘的线速度相等,设经过时间为t,N、M点下一次同时与地面接触,此过程运动距离为v0t,v0t应为前后轮周长的最小公倍数,有

可得,故选D。

3.已知n1和n2分别为介质1和介质2的绝对折射率(相对于真空的折射率),当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时,满足的规律为,其中和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某光纤通信系统的光纤内芯折射率为,外层包覆材料的折射率为。当光信号在内芯中传播时,为确保发生全反射,光在内芯与外层界面处的入射角θ必须满足()

A. B.

C. D.

【答案】A

【解析】当刚好发生全反射时,,根据题意有

代入数据可知

所以θ必须满足。

故选A。

4.如图所示,六个电荷量大小均为Q的点电荷均匀分布在一个半径为R、圆心为O的圆周上,这些电荷有正有负,正负电荷相间分布。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心O位置的场强大小为

B.圆心O位置的电势为正

C.若将其中任意一正点电荷撤去,则O点的场强大小为

D.若将其中任意一负点电荷撤去,则O点的场强大小为

【答案】D

【解析】AB.根据场强叠加,电势叠加原理以及对称性可知,O点的合场强为零,电势为零,选项AB错误;

CD.因原来O点场强为零,若将其中任意一点电荷撤去,无论正负,则O点的场强均与撤掉的电荷原来在O点的场强等大反向,即大小均为

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5.如图甲所示为一匝数为N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轴与磁场垂直(匀强磁场未画出)。线圈转速为n、线圈电阻为r,外接电阻为R。现将匀强磁场改为如图乙所示的辐向磁场,线圈转动过程保证磁场与切割导线时刻垂直,且导线切割处的磁感应强度与原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为了保证外接电阻R的功率不变,图乙中线圈转速应为()

A. B.2n C. D.

【答案】A

【解析】为了保证外接电阻R的功率不变,则电动势有效值不变;当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时,其电动势的有效值为,当其在辐向磁场中转动时其电动势有效值为,根据题意可知

所以有,

因此

故选A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分别经历两个不同过程:一次为等温过程到达状态B,另一次为等压过程到达状态C,且末状态的体积,p-V图像如图所示。则在这两个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等温(从A到B)与Q等压(从A到C)的大小关系为()

A.Q等温Q等压 B.Q等温Q等压

C.Q等温=Q等压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等温过程,内能不变,则Q等温=|W等温|

等压过程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气体对外做功,则Q等压|W等压|

而根据图像的面积等于气体做功可知

所以

故选B。

7.两颗行星S和T的卫星绕各自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为卫星的角速度ω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图,图中两直线的纵截距的差值b-a=lg3,已知行星S的半径是T的3倍,忽略行星自转和其他星球的影响,结合图像中的数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