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含答案).docx
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为宗旨。
A.人民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社会安全
答案:A
解析: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所以本题选A。
2.每年的()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A.4月15日
B.5月15日
C.6月15日
D.7月15日
答案:A
解析: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因此本题答案是A。
3.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
A.自行解密
B.经正式公布解密
C.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正式通知解密
D.由定密责任人解密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所以本题选A。
4.下列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
A.勾结外国,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B.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C.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
D.依法举行游行示威
答案:D
解析:依法举行游行示威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进行,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而A、B、C选项中的行为都严重危害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所以本题选D。
5.间谍罪最高可处()。
A.死刑
B.无期徒刑
C.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D.十五年有期徒刑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犯间谍罪的,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所以本题选A。
6.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进入限制进入的有关地区、场所、单位,查阅或者()有关的档案、资料、物品。
A.调阅
B.调取
C.复印
D.复制
答案:B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进入限制进入的有关地区、场所、单位,查阅或者调取有关的档案、资料、物品。所以本题选B。
7.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
A.资助或者协助
B.指导
C.指示
D.帮助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所以本题选A。
8.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A.国民教育和公务员教育
B.义务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答案:A
解析: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公务员教育体系,这样可以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所以本题选A。
9.国家建立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各领域国家安全风险调查评估。有关部门应当()向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提交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A.定期
B.不定期
C.随时
D.按年度
答案:A
解析: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国家安全风险,国家建立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向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提交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以便及时掌握国家安全形势。所以本题选A。
10.因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请求予以保护。
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人民政府
D.以上都可以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因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政府请求予以保护。所以本题选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提出的。
答案:习近平
解析: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