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照明工程接地装置安装方案.docx

发布:2025-06-08约1.7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照明工程接地装置安装方案

1、接地线敷设

按设计图纸的规格型号及布置要求进行接地母线敷设,各设备接地母线布线一致,用水平尺和线坠对接地母线露出地面部分抄平找正,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2、接地体焊接

接地母线焊接的搭接长度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接地母线焊接牢固,接触良好。

3、接地要求、接地防雷保护、接地系统调试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地设置、接地防雷设置,接下系统完成后,用接地电阻检测仪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测量结果写入检测书中。当实际测量的接地电阻值比设计电阻大时,需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达到降阻的效果使其达到设定值。

4、电缆等供电线路敷设

4.1电缆中间头、终端头制作

(1)电缆中间接头采用高导电率的电镀锡铜套管与镀锡芯线端头压接的方法。压接部分用绝缘自粘胶带缠绕,芯线采用同芯线规格截面的热缩套管绝缘。

(2)用导电率高的镀锡铜网线与电缆两端的铠装护套帮扎并焊接在一起,保证原有铠装护套的截面及导电率不降低。用自粘绝缘胶带将铠装护套缠绕,厚度同电缆外护套。用与电缆外经同规格截面的热缩套管防护。

(3)按规定使用电缆终端,制作电缆终端头时,选择与电缆型号、规格、截面一致的电缆密封套。

(4)电缆线终端应采用压接连接的电缆接线端子,接线端子选用高导电率的铜端子。压接前将电缆芯线按规定尺寸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层,用细砂纸将电缆芯端头的毛刺打磨平滑,将接线端子一端套管内的毛刺打磨平滑,将导物清理干净。电缆芯线和接线端子镀锡处理,以防止导线发热氧化。用专用液压压接钳及模具将接线端子和芯压接在一起,使电缆芯线与接线端子形成密实的整体。

(5)铠装电缆在连接以前,所有的铠装、铠装夹具、接触铠装夹具的连接器的表面彻底清理,安装时铠装夹具应该扭紧,以确保良好的电接触。

(6)灯杆内的电缆不做T型接头,电缆采用波浪型敷设,在灯杆内余留,电缆破口接引灯线,主电源电缆不分断。

4.2电缆敷设的相关施工要求

(1)电缆及其施工设备和附件的安装、验收必须按照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验收规定》、设计图及本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2)施工前对电缆敷设路径进行测定,对地下情况进行调查,并用白灰按照路径走向做出标志,并确定准确的电缆长度。检查电缆有无损伤,用500V兆欧表检测电缆的绝缘电阻和芯线的导通试验,确认电缆质量满足技术规范要求;技术员对操作工人进行现场技术交底。根据施工设计图所需的各种规格型号电缆及其所需材料备齐,运抵施工现场。

(3)在横穿公路位置时,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电缆保护管采用镀锌钢管,管口进行加工处理。

(4)过街管道、绿地与绿地间管道在两端设置人孔井,井距不超过50米。超过50米时就应增设人孔井并符合下列规定;井盖有防盗措施,井深不得小于1米,并有排水孔井宽应不小于700mm,灯杆处要设置手孔井,井内有排水孔。

4.3控制箱接线制作

剥去电缆内护套。剥切长度为电缆铠装卡子以上保留20㎜长度的内护套,其余全部剥除。去除芯线间的充填物,将自粘胶带端头加在线芯根部紧靠内护套断口处,如切口段范围内按1/3叠绕法在芯线与内护套之间缠绕几圈,使内护套断口与芯线之间平滑过渡。B段范围采用与a段范围相同的叠绕法在铠装卡子与外护套之间(连同接地线)缠绕几圈,使卡子与外护套之间平行过渡。在内护套断口处以上5㎜处至外护套断口以下5㎜处往复缠绕胶带,至该部分直径与外护套外径相等。在缠绕型控制电缆终端头的缠绕范围内,再按半叠绕法包多道粘胶带,使其呈自然“蒜头”状且直径略大于电缆外护套外径,粘胶带在电缆头下部收口。控制电缆头在缠绕过程中,除最后一道外,粘胶带在缠绕时应进行拉伸,拉伸率为其原长度的50%。

总线连接开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标准,在短路时能够断开。将每根电缆从电缆保护管引至配电箱处排好理顺并固定,对每根电缆芯进行回路校线,确认后在开关的下方标示回路名称及编号。

配电箱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接线做到正确、牢固、配线整齐美观,线把符合工艺要求。

每个端子每侧接线一般为一根,不得超过两根,芯线与开关间采用铜开口鼻子连接,芯线与铜鼻子压接后,需要进行焊锡处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