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县东线引水工程方案(3篇).docx
第1篇
一、工程背景
略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巴山区,是汉中盆地的东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略阳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障略阳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必要实施东线引水工程。
二、工程目标
1.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保障略阳县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提高用水质量。
3.保障略阳县工农业生产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减少对地表水资源的依赖,降低水污染风险。
三、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略阳县东线引水工程
2.工程地点:略阳县境内
3.工程规模:引水流量2.0立方米/秒,引水线路长度约30公里
4.工程总投资:约5亿元
5.工程建设周期:3年
四、工程方案
1.引水水源
(1)水源地选择:选择略阳县境内某大型水库作为水源地,该水库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且水质良好。
(2)水源地保护: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防止水污染。
2.引水线路
(1)线路走向:引水线路自水源地起,沿略阳县东部山区,经多个乡镇,最终到达略阳县城区。
(2)线路设计:引水线路采用全封闭管道输水,管道直径为DN1200mm,全长约30公里。
3.水处理及供水系统
(1)水处理:在引水线路起点处建设水处理厂,对水源地进行预处理,确保水质符合供水标准。
(2)供水系统:供水系统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将处理后的水输送到略阳县城区及沿线乡镇。
4.配套工程
(1)泵站:在引水线路起点处建设泵站,将水源地水提升至输水管道。
(2)输水管道:采用全封闭管道输水,确保输水安全。
(3)调蓄水池:在引水线路沿线建设调蓄水池,用于调节水量,保障供水稳定。
(4)水质监测系统:建设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源地、输水管道及供水区域的水质。
五、工程实施
1.工程前期工作
(1)项目可行性研究:对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确保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环境影响评价:对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工程建设符合环保要求。
(3)土地征用及拆迁:做好土地征用及拆迁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工程建设
(1)施工组织:成立工程建设项目部,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施工进度:按照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4)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工程验收
(1)工程验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验收。
(2)试运行: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试运行,确保工程运行稳定。
六、工程效益
1.经济效益: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略阳县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社会效益:工程建成后,将保障略阳县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提高用水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3.环境效益:工程建成后,将减少对地表水资源的依赖,降低水污染风险,保护生态环境。
七、结论
略阳县东线引水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解决略阳县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工程方案,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略阳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2篇
一、工程背景
略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巴山区,属秦巴山区腹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略阳县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特提出略阳县东线引水工程方案。
二、工程目标
1.保障略阳县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提高饮水质量。
2.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4.减少地下水开采,保护地下水资源。
三、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略阳县东线引水工程
2.工程地点:略阳县境内
3.工程规模:引水流量1.2立方米/秒,引水线路长度约30公里
4.工程投资:约5亿元
5.工程建设周期:3年
四、工程方案
1.水源选择
水源地选择在略阳县东部山区,该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水源地面积为1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为2.5亿立方米。
2.引水线路
引水线路采用明渠输水方式,线路长度约30公里。线路起点位于水源地,终点位于略阳县城区。引水线路经过山区、丘陵地带,沿线地形复杂,需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3.引水渠道
引水渠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渠道断面为梯形,尺寸为3.0米×2.5米。渠道设计流量为1.2立方米/秒,校核流量为1.5立方米/秒。渠道沿线设置必要的节制闸、分水闸、跌水等设施。
4.取水口
取水口位于水源地附近,采用岸边式取水口,取水口尺寸为2.0米×1.5米。取水口处设置拦污栅、冲污设备等,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