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医疗废物处理试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6-08约6.6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新)医疗废物处理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哪种物品不属于医疗废物?()

A.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

B.废弃的外科手术锯

C.过期的药品

D.病人的痰液标本

答案:B。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病人的痰液标本都可能携带病原体,属于医疗废物;过期药品具有毒性等危害,也属于医疗废物。而废弃的外科手术锯通常属于可回收的医疗器械,不属于医疗废物范畴。

2.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感染性废物置于黄色塑料袋,损伤性废物置于利器盒

B.感染性废物置于黑色塑料袋,损伤性废物置于纸盒

C.感染性废物置于蓝色塑料袋,损伤性废物置于塑料桶

D.感染性废物置于白色塑料袋,损伤性废物置于玻璃瓶

答案:A。根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要求,感染性废物应置于黄色专用塑料袋中,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等)要放入利器盒,以防止刺伤和传播感染。黑色塑料袋一般用于生活垃圾,纸盒、塑料桶、玻璃瓶都不适合专门收集损伤性废物。

3.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答案:B。为了防止医疗废物在贮存过程中滋生大量病原体、产生异味等不良影响,规定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4.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答案:C。当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情况时,应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减少危害。

5.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

A.焚烧

B.填埋

C.高温蒸汽消毒

D.紫外线照射

答案:D。焚烧是最常用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能有效杀灭病原体和减少废物体积;填埋是在符合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对部分医疗废物进行处理;高温蒸汽消毒可以使医疗废物达到无害化。而紫外线照射主要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不能作为医疗废物整体处理的有效方法。

6.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方法是()

A.直接放入黄色垃圾袋

B.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放入黑色垃圾袋

D.放入利器盒

答案:B。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含有大量致病性微生物,必须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使其达到无害化后,再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不能直接放入垃圾袋或利器盒。

7.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的内容不包括()

A.医疗废物的来源

B.医疗废物的重量或者数量

C.医疗废物的去向

D.医疗废物的购买价格

答案:D。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需要记录医疗废物的来源、重量或数量、去向、交接时间、最终处置方法等信息,以保证医疗废物的可追溯性。而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存在购买价格的问题。

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

A.警示标识

B.文字说明

C.英文标识

D.颜色标识

答案:A。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其危险性,防止误触、误用等情况发生。文字说明、英文标识、颜色标识虽然也可能存在,但警示标识是最关键和必要的。

9.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C。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的资料,至少要保存3年,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查询和追溯,保障医疗废物管理的规范性和可监督性。

10.以下关于医疗废物运送人员的要求,错误的是()

A.运送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

B.运送人员可不戴手套

C.运送人员应穿工作服

D.运送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

答案:B。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必须戴手套,以防止直接接触医疗废物而受到感染。同时,运送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医疗废物的特性和处理要求,穿工作服,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运送。

11.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至少每()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答案:B。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至少每3个月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