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工作实务体系.pptx
眼科护理工作实务体系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日常护理操作规范
03
专科疾病护理要点
04
检查技术操作标准
05
感染控制管理
06
护理质量提升策略
01
基础护理理论
01
基础护理理论
PART
眼部解剖与生理功能
包括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重要部分,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眼球结构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等,掌握其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眼科护理操作。
眼附属器
了解光的传导和视觉形成过程,有助于理解眼科疾病对视觉的影响。
视觉形成原理
常见眼科疾病分类
6px
6px
6px
包括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等,掌握其症状、诊断及护理方法。
眼睑疾病
包括角膜炎、角膜溃疡等,熟悉其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
角膜疾病
如结膜炎、沙眼等,了解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结膜疾病
01
03
02
了解白内障的成因、症状及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
白内障
04
护理伦理与沟通原则
尊重患者权益
尽职尽责
沟通原则
团队协作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等,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护士应严格遵守医疗护理规章制度,认真履行眼科护理职责。
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积极与医生、技师等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
02
日常护理操作规范
PART
检查患者眼部情况
了解患者眼部病史、症状及手术类型,判断是否存在手术禁忌。
术前准备
为患者清洗眼部,去除眼部分泌物及污垢,为手术做好准备。
术前用药
根据医嘱为患者滴眼药水或眼膏,以预防感染和减轻术后反应。
术前宣教
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术前检查与准备流程
术后眼部清洁与包扎
清洁眼部
术后用生理盐水清洗眼部,去除分泌物和残留物,保持眼部清洁。
眼部包扎
根据手术类型和部位,进行适当的眼部包扎,以保护伤口,防止感染。
观察伤口情况
定期检查伤口情况,如有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换药与拆线
根据医嘱进行换药和拆线,确保伤口愈合良好。
医疗器械消毒标准
消毒前处理
消毒过程监控
消毒方法选择
消毒后储存
使用前需对医疗器械进行彻底清洗,去除残留物,确保消毒效果。
根据医疗器械的种类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化学浸泡等。
消毒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后的医疗器械要放置于无菌容器中,避免再次污染。
03
专科疾病护理要点
PART
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
术后观察与评估
用药指导
活动与休息
饮食指导
观察患者术眼敷料是否渗血、渗液,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视力恢复情况。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滴眼液,包括抗生素滴眼液、激素类滴眼液等,注意用药频次和剂量。
术后初期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术后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定期为患者测量眼压,了解患者眼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眼压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劝导患者避免长时间在暗光环境下活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等可能导致眼压升高的因素。
加强患者对青光眼的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致盲风险。
青光眼患者眼压管理
眼压监测
用药护理
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宣教
干眼症综合干预措施
积极寻找并消除引起干眼症的病因,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睑板腺功能障碍等。
去除病因
根据患者干眼症状轻重程度,选择合适的人工泪液进行替代治疗,缓解眼部干涩症状。
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D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胡萝卜、鱼类等,以促进泪液分泌和修复角膜损伤。
泪液替代治疗
采用热敷、按摩等物理方法,促进睑板腺分泌,改善眼部环境。
物理治疗
01
02
04
03
营养支持
04
检查技术操作标准
PART
视力检测标准化流程
确保视力表灯光合适、视力表干净整洁、避免反光。
视力检测环境
被检者距离视力表5米,先测右眼再测左眼,从上至下辨认视标。
视力表使用方法
记录被检者能辨认的最小行视标,采用小数记录法或五分记录法。
视力记录方法
眼压测量操作要点
测量方法
使用眼压计对准被检者眼球,按照仪器说明进行操作并记录测量结果。
03
确保被检者安静、放松,避免测量前用力眨眼或挤压眼球。
02
测量前准备
眼压计选择
根据被检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眼压计,如非接触式眼压计或接触式眼压计。
01
眼底照相配合技巧
散瞳
使用散瞳药物扩大被检者瞳孔,便于观察眼底情况。
01
照相设备调试
根据被检者瞳孔大小、眼底情况,调整眼底照相机参数,确保图像清晰。
02
照相配合
指导被检者保持固定姿势,注视照相机镜头,确保照片中心对准被检部位。
03
05
感染控制管理
PART
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