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抢救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小时内据实补记。
A.1
B.2
C.6
D.8
答案:C
答案分析:根据相关规定,抢救记录需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以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至少8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至少120次/分
D.至少140次/分
答案:B
答案分析:心肺复苏指南规定胸外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以保证有效的血液循环。
3.以下哪项不属于抢救药品“五定”内容()。
A.定数量品种
B.定点放置
C.定人保管
D.定期消毒
答案:D
答案分析:抢救药品“五定”是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消毒表述不准确,应为定期消毒灭菌。
4.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为()。
A.2cm
B.3cm
C.4cm
D.5cm
答案:D
答案分析:成人胸外按压深度至少5cm,才能有效按压心脏促进血液循环。
5.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进行抢救时,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胸外按压
B.开放气道
C.人工呼吸
D.电除颤
答案:A
答案分析:目前心肺复苏流程为CAB,即胸外按压(C)优先,所以应首先采取胸外按压。
6.抢救室内的急救设备应做到()完好率。
A.80%
B.90%
C.95%
D.100%
答案:D
答案分析:抢救室内急救设备必须保证100%完好率,以随时应对紧急情况。
7.以下哪种药物是心肺复苏时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
A.多巴胺
B.氨茶碱
C.地塞米松
D.西地兰
答案:A
答案分析:多巴胺是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可升高血压,维持重要脏器灌注,其他药物用途不同。
8.患者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首选的药物是()。
A.肾上腺素
B.异丙嗪
C.地塞米松
D.葡萄糖酸钙
答案:A
答案分析:肾上腺素是治疗严重过敏反应的首选药物,能迅速缓解症状。
9.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
A.立即执行
B.复诵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
C.等医生补写医嘱后执行
D.拒绝执行
答案:B
答案分析:为确保医嘱准确性,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
10.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为()。
A.1:30
B.2:30
C.1:15
D.2:15
答案:B
答案分析:单人或双人复苏时,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均为2:30。
11.下列哪项不是气管插管的并发症()。
A.声带损伤
B.气管食管瘘
C.气胸
D.肺不张
答案:C
答案分析:气胸一般不是气管插管直接并发症,声带损伤、气管食管瘘、肺不张可能由气管插管引起。
12.抢救时使用的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量为()。
A.200-300ml
B.300-400ml
C.400-600ml
D.600-800ml
答案:C
答案分析: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每次送气量为400-600ml,以保证有效通气。
13.以下哪种情况需要进行电除颤()。
A.心室颤动
B.窦性心动过速
C.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房性早搏
答案:A
答案分析:心室颤动是电除颤的适应证,其他情况一般不需要电除颤。
14.抢救患者时,护士应观察的内容不包括()。
A.生命体征
B.意识状态
C.尿量
D.患者的社会关系
答案:D
答案分析:护士在抢救患者时主要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尿量等病情相关内容,患者社会关系与抢救无关。
15.心脏骤停最主要的病因是()。
A.冠心病
B.心肌病
C.心律失常
D.电解质紊乱
答案:A
答案分析:冠心病是心脏骤停最主要病因,其他因素也可导致,但相对较少。
多项选择题
1.抢救制度中的“四及时”包括()。
A.及时发现
B.及时报告
C.及时处理
D.及时记录
答案:ABCD
答案分析:“四及时”即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上级医生或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处理、及时记录抢救过程。
2.以下属于抢救设备的有()。
A.除颤仪
B.心电监护仪
C.洗胃机
D.输液泵
答案:ABCD
答案分析: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洗胃机、输液泵都是抢救中常用设备。
3.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包括()。
A.能触及大动脉搏动
B.面色、口唇由发绀转为红润
C.瞳孔由大变小
D.恢复自主呼吸
答案:ABCD
答案分析:以上各项都是心肺复苏有效的表现,说明心肺功能逐渐恢复。
4.抢救药品管理要求包括()。
A.标签清晰
B.在有效期内使用
C.无变质、破损
D.按顺序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