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数据中心平台项目建设需求说明.pdf

发布:2025-06-08约5.82万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大学数据中心平台项目建设需求说明

一、项目背景

L现状

XX大学数据中心平台是为学校内部提供数据共、数据服务应用及数据管

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建设经历“以技术为导向”到“以应用为导向”,

再到“以服务为导向”的发展历程,目前完成了2期的项目建设,已建设内容如

下:

(1)数据中心(一期)

根据“以技术为导向”的指导原则,数据中心(一期)主要围绕“数据共”

和“数据治理”两个方面进行基础技术平台的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建立数据仓库、

数据共交换平台、支持数据治理活动的元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标准管理系统;

同时,基于平台进行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和数据标准的制定工作。

2()数据中心(二期)

根据“以应用为导向”的指导原则,数据中心(二期)主要围绕“数据服务

应用”进行项目建设,同时通过“完善基础技术三台功能”和“深化数据治理活

动”两个方面的项目建设,提高数据共能力和数据质量,推动数据服务应用的

建设目标的实现。建设内容包括:建立数据服务应用(高基表应用、领导驾驶舱、

个人数据门户、业务报表管理系统、学生宿舍智慧管理)完善基础技术平台功

能(数据共门户和数据服务生态平台),建设自助式、丰富接口方式的、数据

资源丰富可视化的数据共以及增加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模型,数据资产

等数据治理领域的辅助技术工具;建立数据治理制度体系制(定了数据标准管理、

数据质量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集成管理等制度。

经过两期的建设和数据治理,采集了30余个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建立了

8大类262个数据标准和19192个标准代码,建立共数据资源177个,规范共

数据接口421个,已为75个下游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服务。数据共平台每天

的数据交换量在300万次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数据孤岛、应用孤岛、业务

孤岛,已建成“1+7”的数据服务生态:一个数据中台和七大数据应用,数据作

1

为生产要素的地位得到提升。但随着学校高质量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对数据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基于ETL的定时数据采集与交换服务已无法

满足“互联网+校务”服务需求,尤其是数据中心缺乏对实时数据计算能力和非

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无法满足业务系统对实时计算、非结构化数据利用及融合

数据价值挖掘与数据服务等口益增加的需求。

2.存在问题

经过前面两期的建设,学校数据质量大幅提升,数据资产作为学校的战略性

资产地位不断得到强化,数据中心建设是一项基础工作繁、技术要求高、建设周

期长和影响面广的系统化、持续性的基础工程,目前数据中心仍存在以下问题:

1)缺少对复杂业务数据实时共享及实时数据分析支持能力。目前学校数

据中心已建成基于ETL等技术的定时采集、汇聚和交互平台,基本满足了非实时

性的数据服务场景,比如报表服务、业务系统数据交互服务、领导驾驶舱等;但

尚不能满足基于实时性的数据服务场景,比如一网通办、自助打印、迎新离校等

场景,以及财务、校园卡等涉及金融业务的应用场景。比如目前在毕业季办理学

生批量离校业务时,其中“欠费清缴”、“图书归还”等业务中的数据同步需要

30分钟以上,极大影响了办事效率和用户体验。

2)缺少对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存储计算分析能力。近年来学

校分批次建设了200余间智慧教室、并启动了新一代校园安防体系建设。现有数

据中心无法满足对来自于这些系统或场景的学习日志、教学视频录播、视频监控

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分析、利用°《XX大学关于进一步提升拔尖

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实现基于“多模态数据驱动,实施发

展性学生学业评价。从多个维度开展基于多模态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采集在

线学习、课堂交互、教学录播、图书借阅、校园等多场景行为数据,纵向采集学

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学业数据,为学生学习质量监测提供可视化表征。因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