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必修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

发布:2025-06-11约7.34千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点1反射和反射弧例1、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受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③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②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B第28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2011年江苏卷)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A第29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2010·江苏卷)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Ⅱ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D第30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静息区兴奋区静息区+++++++----++++++++-------++++---------------++++--------+++++++----++++++++动作电位产生与传导静息状态+++++++++++++++++++--------------------------------------+++++++++++++++++++刺激静息状态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静息区静息区兴奋区图示第31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神经冲动(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状态或过程离子通道离子走向膜内外电荷分布静息状态(极化状态)刺激去极化过程反极化状态(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极化状态K+—Na+泵K+通道打开K+外流外正内负Na+通道打开Na+内流外负内正K+通道打开K+外流主动运输受足够强度刺激外正内负第32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刺激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兴奋传导方向:电流方向:膜外:?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第33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超极化:指较原来的参照状态(如静息状态)下的跨膜电位更负(膜电位的绝对值更高)的状态。极化动作电位产生示意图第34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第35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0年浙江卷高考:左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图2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4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5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12345相同反极化去极化D第36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传递第37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8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化学递质特异受体突触的结构第39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与特异性受体结合第40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1)突触类型除了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外,还可以是轴突—肌肉型或轴突—腺体型。(2)突触前膜相关总结:突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