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基础习题含答案(附解析).pdf
兽医临床基础习题含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1.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
种作用叫做
A、协同作用
B、增强作用
C、互补作用
D、拮抗作用
E、相加作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协同作用是指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
单独作用的代数和。增强作用是指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单用时的效
应之和,且大于两药任何一药单独的效应。相加作用是指两药合用
的效应等于它们分别作用的代数和。互补作用是指两种物质相互补
充,共同发挥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
用的效应之和。
2.构成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除毛细血管外,还有
A、成纤维细胞
B、上皮细胞
C、多核巨细胞
D、纤维细胞
E、肌细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构成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是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
胞。肌细胞、上皮细胞一般不是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纤维细胞是
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多核巨细胞常见于异物肉芽肿等情况,也
不是肉芽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而成纤维细胞是肉芽组织的关键组
成部分,能分泌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在组织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3.繁殖障碍综合征患猪子宫内的“木乃伊”胎属于()。
A、湿性坏疽
B、干性坏疽
C、凝固性坏死
D、液化性坏死
正确答案:B
4.在皮肤、黏膜、浆膜以及肝、肾等器官表面出现针尖大至高梁米
粒大散在或弥漫性分布的病变是
A、出血性浸润
B、血肿
C、瘀点
D、瘀斑
E、出血性素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瘀点是指出现在皮肤、黏膜、浆膜以及肝、肾等器官表
面的针尖大至高梁米粒大散在或弥漫性分布的病变。血肿是血液积
聚形成的局限性隆起;瘀斑是指直径大于瘀点的片状出血;出血性
浸润是指血液弥漫浸润组织;出血性素质是指机体止血、凝血功能
障碍,易发生出血倾向。
5.动物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必须保持相对恒定PH值为(),才能保证
细胞代谢和机体活动的正常进行。
A、7.0~7.5
B、7.35~7.5
C、7.0~7.45
D、7.35~7.4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动物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必须保持相对恒定,pH值为
7.35-7.45,才能保证细胞代谢和机体活动的正常进行。当pH值低
于7.35时,会发生酸中毒;当pH值高于7.45时,会发生碱中毒。
无论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都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机
体的健康。
6.脓毒败血症的主要特点是
A、血液内出现化脓菌
B、体表有多发性脓肿
C、血液中白细胞增多
D、病畜不断从鼻孔流出带血脓汁
E、血液中出现大量的化脓菌及其毒素
正确答案:B
7.疾病的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是()
A、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B、机体的代偿过程
C、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过程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疾病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是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反应贯穿始终,两者相互对
立又相互统一,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影响着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
当抗损伤反应占优势时,病情趋于好转直至痊愈;当损伤反应占优
势时,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机体的代偿过程只是抗损伤反应
的一部分表现;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过程只是疾病发生的起始环节,
不是疾病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
8.炎症持续较久时覆盖在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因心脏跳动而形成的
外观称。
A、盔甲心
B、绒毛心
C、虎斑心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纤维素性心外膜炎时,由于心脏的不停跳动,心外膜表
面的纤维素形成无数绒毛状物,覆盖于心表面,因而又有“绒毛心”
之称。盔甲心是缩窄性心包炎时,心包脏、壁层广泛粘连、增厚,
形成坚硬的瘢痕组织,包裹心脏,限制心脏活动。虎斑心是心肌脂
肪变性时,脂肪变的心肌呈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