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773-2018 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技术规程.pdf
ICS65.020
B3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773—2018
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技术规程
2018-07-16发布2018-08-16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277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提出单位: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立新、宋健、魏国树、赵聚莹、曹伟平、张晓。
I
DB13/T2773—2018
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虫情监测和防治技术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保护地和露地蔬菜田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防治技术
3.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遵循“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现代植保理念,在保
障蔬菜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
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发生严重时采用药剂适期防治”,协调应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
各种治理手段综合防治,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2虫情监测
根据韭菜迟眼蕈蚊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发生规律,动态监测韭菜迟眼蕈蚊发生期,以便及时有效
的进行防治。
3.2.1成虫监测
3.2.1.1监测时期
露地蔬菜,一般在4月初至5月中旬和9月初至10月中旬监测;保护地蔬菜,一般在扣棚后3d开始监
测。
3.2.1.2监测方法
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监测:
1)色板监测
采用黑色粘虫板40cm×25cm,长轴垂直于地面,短边接地,板面南北设置,每亩地均
匀放置6块板。
2)糖醋液监测
每亩蔬菜田均匀放置直径20cm~30cm糖醋液水盆15个~20个,水盆边沿距地面高度
低于10cm,内盛1/2~2/3的糖醋液(糖:醋:酒:水=3:3:1:10(体积比)),适时
补充糖醋液,并及时捞出虫体,监测成虫发生动态。
1
DB13/T2773—2018
3.2.2幼虫监测
3.2.2.1监测时期
露地蔬菜,一般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监测;保护地蔬菜,一般在扣棚后10
天开始监测。
3.2.2.2调查方法
采取随机“Z”型或“S”型取样方法,每亩地挖根取15个~20个样方,每样方长×宽×深=10cm×10
cm×8cm,调查虫口数量。
3.3防治方法
3.3.1农业防治
3.3.1.1培育无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