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医疗废物及其污水处理培训考核试卷试题(附答案).docx
妇幼保健院医疗废物及其污水处理培训考核试卷试题(附答案)
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
1.以下哪种物品不属于感染性废物?
A.被病人血液污染的棉球
B.废弃的疫苗
C.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
D.隔离传染病病人的生活垃圾
答案:B。分析:废弃疫苗属于药物性废物,A、C、D选项都可能携带病原体,属于感染性废物。
2.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答案:B。分析: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以减少污染风险。
3.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应符合要求,以下错误的是:
A.有警示标识
B.防渗漏、防穿刺
C.透明塑料袋
D.有盖
答案:C。分析:医疗废物收集容器不能用透明塑料袋,需用黄色专用垃圾袋,且要有警示标识、防渗漏防穿刺和有盖。
4.含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方法是:
A.直接倒入下水道
B.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作为生活垃圾处理
D.交给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处理
答案:B。分析:高危险废物需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再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或当生活垃圾处理。
5.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应:
A.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
B.靠近医疗区
C.与食品加工区相邻
D.与人员活动区同一楼层
答案:A。分析: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应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避免污染。
6.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由()制定。
A.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
答案:B。分析: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7.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正确的是()。
A.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D.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下水道
答案:A。分析:同第4题,高危险废物先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8.以下哪种医疗废物不属于病理性废物?
A.手术切除的人体组织
B.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
C.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
D.废弃的汞血压计
答案:D。分析:废弃的汞血压计属于化学性废物,A、B、C属于病理性废物。
9.医疗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答案:C。分析:医疗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等情况应在48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
10.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除应当标有明显警示标识外,还应当系中文标签,其内容有()。
A.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B.产生日期
C.主要内容物
D.以上都是
答案:D。分析: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容器外表面标签应包含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主要内容物等信息。
11.以下哪种不属于化学性废物?
A.废弃的化学试剂
B.废弃的过氧乙酸
C.废弃的汞温度计
D.废弃的输血器
答案:D。分析:废弃输血器属于感染性废物,A、B、C属于化学性废物。
12.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至少每()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答案:A。分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至少每半年对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
13.医疗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
A.病理性废物
B.严重污染性废物
C.生活垃圾
D.感染性废物
答案:D。分析: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感染性废物。
14.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天。
A.1
B.2
C.3
D.4
答案:B。分析:同第2题,暂存时间不超2天。
15.以下关于医疗废物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A.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
B.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C.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中一并处理
D.禁止邮寄医疗废物
答案:C。分析:药物性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