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继电保护工专业技能模拟习题(附答案).docx

发布:2025-06-09约3.6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继电保护工专业技能模拟习题(附答案)

选择题

1.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的大小与()有关。

A.短路点距电源的电气距离

B.系统的额定电压

C.系统的运行方式

D.以上都是

答案:D

分析:短路电流大小受短路点距电源电气距离、系统额定电压及运行方式等因素影响。

2.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A.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防止保护误动作

C.保证保护的速动性

D.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答案:B

分析:考虑返回系数可使保护在故障切除后可靠返回,防止误动作。

3.三段式电流保护中,()段的保护范围最小。

A.Ⅰ

B.Ⅱ

C.Ⅲ

D.一样大

答案:A

分析:电流Ⅰ段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按躲过本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保护范围最小。

4.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正确地切断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是继电保护的()的体现。

A.快速性

B.选择性

C.可靠性

D.灵敏性

答案:B

分析:选择性要求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5.变压器差动保护防止励磁涌流影响的措施有()。

A.采用二次谐波制动

B.采用间断角原理鉴别

C.采用波形对称原理鉴别

D.以上都是

答案:D

分析:二次谐波制动、间断角原理鉴别、波形对称原理鉴别都可防止励磁涌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

6.零序电流保护的特点是()。

A.只反映单相接地故障

B.只反映相间短路故障

C.能反映各种不对称短路故障

D.能反映三相短路故障

答案:C

分析:零序电流保护主要反映系统中的不对称短路故障,尤其是单相接地故障。

7.距离保护第Ⅰ段的保护范围是()。

A.被保护线路全长

B.被保护线路全长的80%-85%

C.相邻下一线路的一部分

D.被保护线路全长的20%-50%

答案:B

分析:距离保护第Ⅰ段按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测量阻抗整定,保护范围为被保护线路全长的80%-85%。

8.以下不属于母线保护的是()。

A.电流差动保护

B.过电流保护

C.方向过电流保护

D.距离保护

答案:D

分析:母线保护常用电流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方向过电流保护等,距离保护一般用于输电线路。

9.微机保护中,采样频率越高,()。

A.计算量越小

B.对硬件要求越低

C.越能准确反映原模拟信号

D.数据存储量越小

答案:C

分析:采样频率越高,采样值越能准确反映原模拟信号的特征。

10.线路纵联保护是()。

A.反应线路一侧电气量变化的保护

B.反应线路两侧电气量变化的保护

C.反应线路故障点电流的保护

D.反应线路故障点电压的保护

答案:B

分析:线路纵联保护通过比较线路两侧的电气量来判断故障,可快速切除全线故障。

判断题

1.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保护装置应能正确动作,不发生误动和拒动。()

答案:√

分析:可靠性是继电保护的重要性能指标,要求保护正确动作,避免误动和拒动。

2.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值应大于最大负荷电流。()

答案:√

分析:为防止正常负荷电流引起保护误动作,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应大于最大负荷电流。

3.变压器过负荷保护一般采用定时限特性。()

答案:√

分析:变压器过负荷保护通常采用定时限特性,以避免因短时过负荷导致保护误动作。

4.距离保护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比电流保护小。()

答案:√

分析: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影响相对较小。

5.母线故障时,母线保护应瞬时动作切除故障母线。()

答案:√

分析:母线是电力系统的重要枢纽,母线故障时母线保护需快速动作切除故障,保障系统安全。

6.微机保护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各种复杂的保护功能。()

答案:√

分析:微机保护利用计算机软件的灵活性,可实现多种复杂的保护算法和功能。

7.零序电流保护可以作为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

答案:×

分析:零序电流保护主要用于反映不对称短路故障,尤其是单相接地故障,一般不作为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

8.纵联保护不需要与相邻线路保护进行配合。()

答案:√

分析:纵联保护利用线路两侧的电气量比较来判断故障,能快速切除全线故障,无需与相邻线路保护配合。

9.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越短,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越小。()

答案:√

分析:快速切除故障可减少故障对电力系统的损害,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10.变压器差动保护能够保护变压器的所有故障。()

答案:×

分析:变压器差动保护主要保护变压器内部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等故障,对一些轻微故障可能不灵敏。

填空题

1.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选择性、快速性、()和()。

答案:灵敏性;可靠性

分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