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挖掘机、铲车操作人员安全教育试题(+答案).docx
(最新)挖掘机、铲车操作人员安全教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挖掘机作业时,当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不得进行以下哪种操作?()
A.回转B.行走C.提升D.以上都是
答案:D。详细解释:当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进行回转、行走、提升等操作,容易导致挖掘机失去平衡,损坏设备,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比如回转可能使铲斗撞到周围物体,行走可能导致机身倾斜,提升可能使挖掘的物料洒落等,所以以上操作都不可以进行。
2.铲车在行驶中,货叉离地面的高度应保持在()。
A.100200mmB.200300mmC.300400mmD.400500mm
答案:C。详细解释:货叉离地面保持300400mm的高度,能保证在行驶过程中既不会因离地面过高导致货物不稳定,也不会因离地面过低刮擦地面。如果高度过低,在遇到不平整路面时货叉容易与地面碰撞;高度过高,货物重心升高,铲车行驶稳定性变差。
3.挖掘机在满负荷工作时,发动机水温应保持在()范围内。
A.5060℃B.6070℃C.7090℃D.90100℃
答案:C。详细解释:发动机水温在7090℃范围内是正常的工作温度区间。水温过低,会使燃油燃烧不充分,增加油耗,还可能导致发动机磨损加剧;水温过高,会使发动机零部件膨胀变形,降低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导致发动机拉缸等严重故障。
4.铲车在进行装卸作业时,必须()。
A.先起后落B.先落再起C.边起边落D.随意操作
答案:A。详细解释:先起后落是正确的装卸作业顺序。先将货叉升起,使货物离开地面一定高度,再进行移动或转向等操作;到达目的地后,再将货叉落下放置货物。如果先落再起,可能会在货物未稳定放置时就进行后续操作,导致货物掉落,引发安全事故。
5.挖掘机在挖掘坚硬岩石时,应采取()的方法。
A.强行挖掘B.先用破碎锤破碎后再挖掘C.加大油门直接挖掘D.用铲斗撞击岩石
答案:B。详细解释:坚硬岩石硬度大,强行挖掘会对挖掘机的铲斗、臂架等部件造成严重损坏,加大油门直接挖掘也无法有效挖掘岩石,还会增加设备的磨损和能耗。用铲斗撞击岩石不仅不能有效破碎岩石,还可能导致铲斗变形甚至损坏。而先用破碎锤破碎岩石,将岩石破碎成小块后再进行挖掘,既可以提高挖掘效率,又能保护挖掘机设备。
6.铲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应注意观察()。
A.前方B.后方C.左右两侧D.以上都是
答案:D。详细解释: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全面观察周围环境。观察前方可以及时发现障碍物、行人等,避免碰撞;观察后方可以了解后方车辆或物体的动态,为倒车或变道等操作提供安全保障;观察左右两侧可以防止与其他车辆或物体发生刮擦。所以必须对各个方向都进行观察。
7.挖掘机在斜坡上作业时,应使挖掘机的履带与斜坡方向()。
A.平行B.垂直C.成45度角D.随意放置
答案:B。详细解释:当挖掘机的履带与斜坡方向垂直时,能最大程度地增加挖掘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提高挖掘机在斜坡上的稳定性。如果履带与斜坡平行,挖掘机在作业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侧滑或倾倒;成45度角放置也不能达到最佳的稳定效果,随意放置则会使挖掘机处于危险状态。
8.铲车的行车制动装置必须()。
A.灵敏可靠B.定期调整C.经常检查D.以上都是
答案:D。详细解释:行车制动装置是保证铲车安全行驶的重要部件,必须灵敏可靠,能够在驾驶员操作时及时有效地使铲车减速或停车。定期调整可以保证制动装置的性能处于良好状态,因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制动部件会有一定的磨损,需要通过调整来保证合适的制动间隙。经常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制动装置存在的问题,如制动液泄漏、制动片磨损过度等,以便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行车安全。
9.挖掘机在夜间作业时,照明设备必须()。
A.完好B.亮度足够C.覆盖作业区域D.以上都是
答案:D。详细解释:夜间作业时,照明设备完好是基本要求,只有设备正常工作才能提供照明。亮度足够可以使驾驶员清晰地观察到作业区域的情况,避免因光线不足而误操作。覆盖作业区域能保证整个作业范围都能被照亮,消除视觉盲区,减少安全隐患。所以照明设备必须满足以上所有条件。
10.铲车在转弯时,应()。
A.提前减速B.鸣喇叭C.观察周围情况D.以上都是
答案:D。详细解释:提前减速可以降低铲车在转弯时的离心力,防止侧翻。鸣喇叭可以提醒周围的人员和车辆注意铲车的转弯动作。观察周围情况可以避免与其他物体或人员发生碰撞。所以在转弯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