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指南》DB14T 3447-2025.docx
ICS13.100
CCSD09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3447—2025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指南
2025-06-03发布2025-09-03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4/T3447—2025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仪器设备 2
5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方法 2
附录A(规范性)气体采样器保护装置 4
II
DB14/T3447—2025
DB14/T3447—2025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应急管理研究院、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安标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山西地宝煤炭综合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太原中瑞德矿山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中科宏安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安瑞智(太原)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飞、郗晓芳、朱国宏、赵捷、任绍良、范忠贤、李祝、王焱、王刚、霍金龙、杨柯。
DB14/T3447—2025
1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的术语和定义、仪器设备和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663.8煤矿科技术语煤矿安全
GB/T44819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确定方法
MT/T757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矿井内因火灾
发生在矿井内的由于煤或其他易燃物质自身氧化蓄热,发生燃烧而引起的火灾。
[来源:GB/T15663.8-2008,7.3,有修改]3.2
煤的自燃倾向性
煤在常温下氧化能力的内在属性。
[来源:GB/T15663.8-2008,7.4]3.3
自然发火煤层
矿井中曾发生过内因火灾或有可能自燃的煤层。
[来源:GB/T15663.8-2008,7.5]3.4
采煤工作面
煤矿井下煤层回采的场所。
3.5
自然发火标志气体
由于自然发火而产生或因自然发火而变化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自然发火状态和发展趋势的火灾气体。
[来源:GB/T44819,3.4]
2
DB14/T3447—2025
3.6
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
采煤工作面由切顶线向采空区方向形成的散热带、氧化带和窒息带。
[来源:GB/T15663.8-2008,7.28,有修改]
4仪器设备
4.1采空区温度检测系统
采空区温度检测系统用来测定采空区温度变化情况。采空区温度检测系统可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也可采用测温导线和温度传感器组成的测温系统。
4.2采空区气体检测系统
4.2.1采空区气体检测系统用来测定采空区气体组分。
4.2.2采空区气体检测系统包括采空区气体分析系统、气样束管、气体采样器、抽气泵、取样气囊等。
4.2.3采空区气体分析系统可采用气相色谱仪、激光分析仪或红外分析仪。
4.2.4采空区气体检测系统能够分析以下气体产物成分:O2、N2、CO、CO2、CH4、C2H2、C2H4和C2H6以及该煤层的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确定应按照GB/T44819要求进行。
4.2.5气样分析需要的标准气宜采用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5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测定方法
5.1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判定准则
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主要依据采空区的O2浓度和采空区温升速率来判定,具体判定准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