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T 2399-2016 苹果杂种苗培育技术规程.pdf

发布:2025-06-09约4.7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399—2016

苹果杂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2016-09-30发布2016-12-0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239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索相敏、郝婕、李学营、王献革、鄢新民、冯建忠。

I

DB13/T2399—2016

苹果杂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杂种苗培育技术中的基砧的培育、中间砧嫁接、杂种的制备和杂种苗嫁接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省内所有苹果产区苹果新品种选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9847-2003苹果苗木

NY329苹果无病毒母本树及苗木

NY/T1085-2006苹果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位芽嫁接

指取苹果杂种实生苗最高位的饱满芽,芽接于矮化中间砧木苗上。

4基砧的培育

4.1基砧的选择与种子采集

基砧选择八棱海棠或山丁子。从健康母株上选择发育正常、果型端正的果实。八棱海棠从果实中上

部横切开果肉,晾晒后取种;山丁子果实经过堆放、揉搓、漂洗、阴干,收集种子,堆放过程中通过翻

动控制堆内温度不超过40℃。

4.2基砧种子质量

选用当年采集、充分成熟、颗粒饱满、有光泽、胚和子叶呈乳白色的种子,纯度和净度均在90%以

上,发芽率在85%以上。

4.3基砧种子的沙藏处理

八棱海棠种子和山丁子种子分别在播种前60d~70d、50d~60d在背阴高燥处,挖坑进行沙藏。坑

深0.8m,坑底铺5cm厚湿河沙。先将砧木种子用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h,再用清水洗净,然后用清

1

DB13/T2399—2016

水浸泡24h。将浸泡好的种子与5倍体积的持水量为50%~60%湿河沙混合均匀,置于透气的编织袋中,

平放于坑内,上覆湿河沙,顶部整成屋脊状,并覆盖草帘。沙藏期间保持河沙的相对湿度在60%左右。

4.4播种

4.4.1播种时期与播种量

在土壤解冻后播种。八棱海棠每亩播种量为2.5kg~3.5kg、山丁子播种量为1.0kg~1.5kg。

4.4.2整地

播种前圃地深翻20cm~30cm,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kg。整平地面,作成宽度1.6m的畦。播种前

土壤浇足底水,随浇水灌注适量的辛硫磷或毒死蜱等杀虫剂,待土壤表面稍干用铁耙整平。

4.4.3播种方法

开沟播种,开沟深度2cm~3cm,沟底压实。播后覆1cm厚细土,耙平,覆盖地膜并压实。

4.5播后管理

4.5.1苗期管理

出苗率达到30%左右时,去除地膜。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并于20d后按株距5cm定苗。

4.5.2土肥水管理

幼苗长出2~3片真叶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