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采掘工作面雷管爆破安全性技术.pdf
漫羽旬俩支术
1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事故产生的原因
在煤矿井下爆破落煤和掘进工作面时时刻刻随着瓦斯的涌出,爆破作业经常是在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区域
进行的。
1.1炮泥封堵长度问题
炮泥的堵塞质量和长度直接影响到爆破效果和爆破安全。因为炮泥能阻止爆炸气体自炮孔逸出,增加爆炸应力波
的作用时间和冲量,从而影响岩石的破碎过程和炸药能量利用率,在有瓦斯爆炸的工作面,炮泥除降低爆炸气体逸出自
由面时的温度和压力外,还会起着阻止灼热固体颗粒(如雷管壳碎片)从炮孔内飞出的作用。
1.2巷道贯通爆破作业问题
在井巷工程中经常会遇到正在掘进施工中的巷道与另一条已施工巷道的贯通问题,如果井下测量工程有误或者贯
通爆破安全技术措施不得利,就会发生爆破伤人,崩坏机械设备,乃至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煤矿安全规定,当贯通
的两个工作面距15米时,地测部门必须事先下达通知书,并且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爆破施工,同时,在另一个工作
面必须在爆破前检查瓦斯。只有在两个工作面的瓦斯浓度都在1%以下时,在掘进工作面方可装药爆破,并且在两个工
作面必须设专人警戒。
1.3分次爆破问题
在有瓦斯爆炸危险的工作面,以瞬发爆破最为安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雷管
的总延期时间不应超过130毫秒。严禁一次装药,分次起爆。分次爆破在有瓦斯工作面是相当危险的,其原因之一就是
先爆的炮孔中的药包极易在未爆炮孔周围产生较大的爆破裂缝,二次爆破的爆炸火焰从裂缝中喷出,引起瓦斯爆炸;其二
是尽管工作面采取通风方法排出工作面瓦斯;但局部仍然积存有一定量的瓦斯,这样从裂缝中喷出的火焰就会引起瓦斯爆
炸。
1.4爆破安全距离问题
炸药爆炸后在巷道内会产生空气冲击波和爆破飞石,空气冲击波和飞石直接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和机械设备的
安全。根据作用到人体上的最大危险冲击波波头压力不应超过0.09MPa的原则,当药量已知时,就可以计算出保证人
身安全的可靠冲击波距离。除了人员不受冲击波的危害之外,还必须保证人员不遭到爆破飞石的伤害。为了保证人员不
受爆破飞石伤害,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放炮员必须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进行放炮。
2解决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问题的探讨
为了提升我国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的安全性。对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研究。下面,就对
其进行探讨。
2.1一炮三检制和联锁爆破制
瓦斯矿井中的爆破作业,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制”。“一炮三检制”就是指在采掘工作面装药前、爆破前和爆破
后必须在现场检查瓦斯,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装药、爆破。爆破后瓦斯浓度达到
1%时,必须立即处理,严禁用电钻打眼。执行“一炮三检制”是为了加强爆破前瓦斯检查,防止漏检,避免在瓦斯超限情
况下爆破的主要措施。
2.2反向爆破作业
在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的采掘工作面采用毫秒爆破时,若采用反向起爆,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
施。装药结构对爆破效果和爆破安全影响很大,从传爆方向来看,反向装药爆破传爆方向指向炮眼口,易从炮眼口喷火
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认为正向装药爆破比反向装药爆破安全。但只要充填足够长度的炮泥,反向装药爆破的安全性会
有较大的提高。从爆破效果来看,反向装药爆破传爆方向和岩石移动方向一致,反向装药比正向装药爆破效果好。采用
毫秒爆破时,从引起“带炮”现象来看,反向装药爆破比正向装药爆破安全。
2.3采煤、掘进工作面的分次起爆作业
在有瓦斯或有煤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毫秒爆破。在掘进工作面应全断面一次起爆,不能全断面一次
起爆的,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可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采煤工作面的分次起爆必须符合下
列要求:因受爆破后瓦斯涌出量、顶板管理和出煤设备能力的制约,有些采煤工作面实行一组装药一次起爆确有困难时,
可采用一次打眼,间隔分组一次装药,分组起爆。分组装药的间隔距离不得小于2m。为防止间隔区间的未装药炮眼在
爆破时受挤压变形,可在炮眼中插上炮棍,最后视分组情况,再把间隔区间内的炮眼装上药卷进行爆破。炮采工作面采
用平行作业时,装药距钻眼的距离不得少于5m,装药距割煤的距离不得少于5m,工作面回柱放顶期间不得装药、爆破。
掘进工作面的分次起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严禁全断面一次装药分次起爆;任何情况下都严禁边。钻眼边装药;炮眼深脚
线不够长(脚线露不出眼外),必须接长脚线,两根脚线错开联接,并用胶布包好;每次爆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