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451-2017 甜椒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B3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451—2017
甜椒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技术规程
2017-03-29发布2017-06-0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2451—2017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立斌、范妍芹、孟雅宁、路贵华、车寒梅、李如欣、高慧敏、田玉。
DB13/T2451—2017
1
甜椒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甜椒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的产量指标、设施条件、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北纬41度以南、海拔1000米以下及相似气候类型地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13/T437.3-2000甜椒病虫安全控害技术规程
DB13/T1418-2011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
3产量指标
3500kg~4000kg/667m2。
4设施条件
生长期间室内最低气温8℃以上,10cm地温稳定11℃以上的日光温室。可承担后坡荷载310kg以上,雪荷载20~25kg/m2,风荷载30~35kg/m2,最大均布荷载100kg/m2以上。
5栽培技术
5.1品种选择
选择耐热、抗病、优质、丰产,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冀研16号、冀研108号、中椒107、津福16号以及紫星椒、奶油椒等。
5.2育苗
5.2.1育苗设施
利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覆盖遮阳网育苗。以遮光度75%的遮阳网遮盖成花荫凉为宜,在棚室四周通风处设置40目防虫网。有条件可配备水帘、风机等降温设备。
5.2.2育苗方式
采用50孔穴盘育苗。
5.2.3育苗基质
DB13/T2451—2017
2
采用草炭与蛭石体积比为2:1,或草炭、蛭石、废菇料体积比为l:l:l。每立方米基质加入100kg过筛腐熟有机肥及N、P2O5、K2O为16-8-20的复合肥1.5kg。
5.2.4种子处理
5.2.4.1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55~60℃的温汤浸种20~30min,不停地搅拌并反复搓洗,洗净种子表皮上的粘液;再用1%硫酸铜浸种5min,预防炭疽病和疫病的发生,用清水冲洗3~5遍;再用10%磷酸三钠浸种15min或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以钝化病毒,再用清水冲洗3~5遍。
5.2.4.2浸种
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常温水中浸泡8~10h,即可播种。
5.2.5播种
5.2.5.1播种期
7月中下旬。
5.2.5.2播种量
栽培1亩需种子25~30g,穴盘育苗每穴播1~2粒种子。
5.2.5.3穴盘基质消毒
播种前浇透穴盘基质,再用72.2%霜霉威水剂4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洒育苗穴盘,每平方米用2~4L药液,预防苗期病害。
5.2.5.4播种方法
将浸泡的种子捞出沥干,或用适量细沙拌种,防止种子粘连。在穴盘孔中央打深约1cm的小孔,每穴播1~2粒种子,播后覆盖蛭石lcm,再用地膜覆盖。
5.2.6苗期管理
5.2.6.1温光管理
遮阳网在出苗前要全程覆盖,温度以28~30℃为宜。当50%种子拱土时揭去苗盘上覆盖的地膜,80%以上种子出苗时适当增加光照,可在早晚光照较弱时撤去遮阳网;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增加光照时间,2~3片真叶以后只在中午前后光照强时遮阳,定植前5~7d逐渐撤去遮阳网,温度在25~28℃为宜。育苗期间注意加大通风量。
5.2.6.2水肥管理
基质持水量播种后达到100%,子叶展平后维持在75%左右。育苗中后期结合喷药叶面喷洒0.1%尿素与0.2%磷酸二氢钾混合肥液1~2次,间隔5~7d。
5.2.6.3化学调控
DB13/T2451—2017
3
在幼苗生长到6~7cm(3~4片真叶)时,选择傍晚喷洒100mg/kg缩节胺、或100mg/kg矮壮素等生长调节剂,防止徒长。
5.2.6.4病虫害防治
苗期重点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