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清版)DB13∕T 5287-2020 森林资源调查遥感判读区划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6-09约6.03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13.020Z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287—2020

森林资源调查遥感判读区划技术规程

2020-11-19发布2020-12-19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287—2020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迎春、赵连清、张卫强、张彩乔、张岩、张临春、王生、冯国锋、张晓锋、赵军鹏、王勇、王霞、李东胜、师俊旗。

DB13/T5287—2020

1

森林资源调查遥感判读区划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资源调查遥感判读区划方法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遥感影像判读区划、提交成果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遥感判读区划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38590-2020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

LY/T1812-2009林地分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林带forestbelt

本规程特指铁路、公路、乡村道路、河流、渠道、堤坝管控线范围内的带状乔木林。3.2

树种组dominatetreespeciesgroup

本规程特指生物学特征相似,遥感影像特征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的总称。

3.3

判读区划interpretationdivision

本规程特指以小班为基本单位,按遥感影像特征在计算机上进行勾绘,并识别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类型的过程。

3.4

复核判读区划validationofinterpretationdivision

在判读区划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检查、修订、完善的判读区划过程。

3.5

正判率thecorrectrateofverification

对遥感影像进行判读区划后,经验证,判读区划正确的小班面积与抽样检查小班面积总量之比称为正判率。

3.6

判读区划一致率consistencyrateofdivision

DB13/T5287—2020

2

指复核判读区划与判读区划的某一类型的交集数量与并集数量之比,通过空间分析的方法获取。

4基本要求

4.1地类划分

参照LY/T1812-2009、GB/T38590-2020和GB/T21010-2017,以森林覆盖特征为主要依据,结合土地利用方式,划分为13个类型,30个亚类型。见附录A。

4.2遥感数据要求

空间分辨率优于1m,时相为植被生长季(5~10月)的RGB正射影像。

4.3数学基础要求

4.3.1平面坐标系统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3.2地图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

4.4区划要求

4.4.1区划体系

4.4.1.1县级行政单位区划系统

县(市、区)→乡(镇)→村(办事处)→林班→小班。

4.4.1.2经营单位区划系统

林场→分场→林班→小班,或林场→分场→营林区→林班→小班。

4.4.2区划精度

区划线与遥感底图上同名地物的偏移小于5个像素,最佳区划地图视野比例为1:2000至1:5000。

4.4.3林班区划

4.4.3.1区划方法

利用自然界线、固定的线状地物作为林班线;一般情况下,林班线不能跨越各级行政界线以及管理区界线。

4.4.3.2面积要求

林班面积一般控制在500hm2。面积小于500hm2的行政村,整村作为一个林班;面积大于500hm2的行政村,区划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林班;行政村土地不连续,各独立区域分别区划林班,面积小于100hm2的独立区域,并入相邻行政村区划林班;独立企事业单位用地连续面积大于100hm2的,单独区划林班。

4.4.3.3林班编号

DB13/T5287—2020

3

林班编号以县(林场)为单位统一编号,按所属乡镇的村(分场)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列,一个行政村区划两个以上林班时,林班号在数字后加大写英文字母序列区别表示。

4.4.4小班区划

4.4.4.1区划应符合下列条件:

a)地类不同;

b)树种组不同;

c)起源不同;

d)林龄或树高有明显差异;

e)郁闭度差异0.2以上;

f)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