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试题预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实用).docx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试题预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4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单选题)名句“万壑有声含晚籁”的作者是()
A.林逋
B.苏轼
C.王禹偁
D.黄庭坚
正确答案:C
2、(单选题)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A.表情性
B.表象性
C.涉义性
D.意识性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恶心》(又译《厌恶》或《作呕》)是萨特的成名作,其体裁是()
A.境遇剧
B.日记体、自叙体小说
C.荒诞剧
D.哲学随笔
正确答案:B
4、(单选题)《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一句中,“夫人”的意思是()。
A.晋文公的夫人
B.秦穆公的夫人
C.那人,指秦穆公
D.这人,指晋文公
正确答案:C
5、(单选题)《大雅》中的五篇史诗是反映哪代人的历史的()。
A.夏人
B.商人
C.周人
D.秦人
正确答案:C
6、(单选题)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
A.同时的
B.在后的
C.在前的
D.无所谓先后
正确答案:C
7、(单选题)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
A.《论语》
B.《孟子》
C.《礼记·大学》
D.《荀子·劝学》
正确答案:C
8、(单选题)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第二个层次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部门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正确答案:B
9、(单选题)浙西词派朱彝尊词的风格特点是()
A.豪纵洒脱
B.哀感幽绝
C.雄健俊逸
D.醇雅清丽
正确答案:D
10、(单选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考核内容的是()
A.政治思想
B.身体素质
C.业务水平
D.工作态度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多选题)文学中与人的知、情、意的审美需要相适应的审美类型有()
A.写实性形象
B.抒情性形象
C.象征意象
D.荒诞意象
E.表意性形象
正确答案:ABE
2、(多选题)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包含关系包括()
A.同一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真包含关系
E.差等关系
正确答案:CD
3、(多选题)有人提出蛋黄的黄色跟鸡所吃的植物性饲料有因果联系。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更可靠的实验方法有()
A.对同一批蛋鸡逐步增加或减少植物性饲料
B.化验比较植物性饲料与非植物性饲料的营养成分
C.选择品种等级完全相同的蛋鸡,一半喂植物性饲料,一半喂非植物性饲料
D.选择一优良品种的蛋鸡进行实验
E.选择不同品种的蛋鸡,喂食同样的植物性饲料
正确答案:AC
4、(多选题)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
A.辶
B.行
C.彳
D.走
E.足
正确答案:ABCDE
5、(多选题)下列作品中,描写音乐较为出众的有()
A.《登池上楼》
B.《饮酒》
C.《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D.《咏荆轲》
E.《七哀诗》
正确答案:AC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
三、填空题(1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分)
1、(填空题)_______和________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正确答案: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四、判断题(1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分)
1、(判断题)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消息写作更突出新、慢、短的特点。
正确答案:
错误
5、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问答题)文学传播的阶段有哪些?
正确答案:文学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书写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三个阶段。
(1)在原始社会,文学是经过口传方式被接受与流传的。那时人类有了语言,并运用语言和想象方式创造了解释世界万物的神话。在部落、氏族里,作为文学源头的神话以最自然朴实的口口相传方式被一代又一代人延承下来。有声语言是神话唯一的存在方式与传播媒介,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为口头文学或口传文学。
(2)随着文字的创造,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出现了书写印刷的文学传播方式。先是书写,文学以笔墨纸张等物质载体与文字形式流传。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创造标志着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诞生,但手工作坊的印刷物数量有限,其传播范围只能局限于官员与文人阶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