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江西省上饶市十校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联考
语文试题卷
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散文,以细腻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社会生活、人生思考()茅盾乘车在高原上奔(chí)________,抬眼看见傲然挺立的白杨树,深感它的不平凡,写下《白杨礼赞》;朱自清凝视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被纯洁无私的父爱感动,写下《背影》;尽管知道生命不像衬衣那样可以洗涤,但严文井并不悲观,他感悟到凋谢与不朽混为一体的奇迹……这些富于情思和美感的作品绝不是偶然所成,而是经过反复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chí):___________(2)涤:___________
2.(1分)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中华民族历来----家国大义。奋进征程中,中华儿女锲而不舍、砥砺前行,舍弃“小家”,成就“大家”,将“家国一体”的意识牢牢地镌刻在灵魂深处。只有将爱家和爱国相统一,我们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将爱家和爱国相统一,我们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B.只要将爱家和爱国相统一,我们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C.只有将爱家和爱国相统一,我们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D.只要将爱家和爱国相统一,我们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4.(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崇尚B.崇敬C.尊敬D.敬慕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千工易寻,一匠难求。在如牛皮纸薄的钢板上焊接长征火箭“心脏”,不出一个漏点;把“蛟龙号”潜水器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1/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有力托举了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创造。“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自己的赛道上创造不凡业绩,成就出彩人生。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国工匠以久久为功的钻研和创新B.大国工匠久久为功的钻研和创新精神
C.通过大国工匠久久为功的钻研和创新D.因为大国工匠久久为功的钻研和创新
6.(2分)下列选项中,符合语境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端午节的家宴上,王苗苗给爷爷奶奶敬茶,她说:“爷爷奶奶,端午节安康!祝你们生活潇洒,心情愉快。年年高升,‘鼠’你最美!”
B.这周我们班拿到“流动红旗”,班长兴奋地说:“这都归咎于班主任的英明管理,也是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我们再接再厉。”
C.教师节来临,林涛同学给老师的贺卡上写道:“敬爱的老师,三尺讲台播智慧,一支粉笔写春秋。您辛苦了,高足林涛祝您节日快乐!”
第1页
D.主题班会邀请校长参加,邀请函上这样写:“校长您好,本周五下午5时整在初三(1)班举行‘健康成长’主题班会,特请您莅临指导。”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题,2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7——8题。(4分)
【甲】送苏尚书赴益州
[唐]郑惟忠
离忧将岁尽,归望逐春来。
庭花如有意,留艳待人开。
【乙】送别
[唐]陈子良
落叶聚还散,征禽去不归。
以我穷途泣,沾君出塞衣。
[注]征禽:远徙的大雁。
7.(2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离忧”和“归望”构成一种深切的情感呼应,表达了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离愁的抒发,同时充满期待。
B.从【甲】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C.【乙】诗中“落叶”和“征禽”都是秋天的典型景物,点明了送别时令,渲染了送别时悲凉的气氛。
D.【乙】诗中“征禽”远飞难以复返的景象表达了友人对诗人从征的担忧和关切。
8.(2分)如果从这两首诗中选两句,送给即将外出上学的好友,你选哪两句简述理由。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
曹公之东征也,议者惧军出,袁绍袭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公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刘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卒东击备。田丰果说绍曰:“……今操自征备,空国而去,将军长戟百万,胡骑千群,直指许都,捣其巢穴,百万之师自天而下,有不消灭者哉兵机变在斯须,军情捷于桴鼓。操闻,必舍备还许,我据其内,备攻其外,逆操之头必悬麾下矣!失此不图,操得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