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污水处理的三级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过程案例》9100字.docx

发布:2025-06-09约1.2万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污水处理的三级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过程案例

目录

TOC\o1-3\h\u27293污水处理的三级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过程案例 1

133861.1化学沉淀的设计 2

303121.1.1药剂的选择 2

313071.1.2药剂投加量估算 2

227451.1.3混凝剂的投加方式 3

255291.1.4药剂溶解池和溶液池的设计及计算 3

245581.1.5搅拌设备及加药设备的选型 4

90901.1.6药剂仓库的计算 4

174351.2混合设备 5

93491.2.1混合设备的选型 5

286941.2.2混合池尺寸计算 6

278181.2.3搅拌设备的计算 8

102481.3絮凝池的设计计算 9

137741.3.1絮凝池选型 9

49411.3.2絮凝池的设计计算 10

212551.4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13

13211.4.1沉淀池选型 13

279101.4.2辐流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14

10441.4.3辐流沉淀池的设备选型 20

139951.5滤池的设计计算 20

196031.1.1滤池的选型 20

7681.1.2V型滤池的计算 21

132431.1.3V型滤池的设备选型 35

123381.6污水消毒 35

119751.6.1消毒方式的选择 35

141541.6.2消毒接触池的设计计算 36

123961.6.3加氯间的设计 38

283361.7计量堰 39

209511.7.1计量堰的选择 39

158051.7.2计量堰的设计计算 39

1.1化学沉淀的设计

1.1.1药剂的选择

在药剂选用的时候,常用药剂为石灰、铁盐以及铝盐。

石灰的优点有:价格实惠,在市场中购买比较方便,而且在除磷的同时还能减低污水的硬度。缺点是:它没有凝聚作用,还需要另外投加絮凝剂。

铁盐的优点是:具有除磷效果和凝聚作用。缺点是可能会增大水中的色度。

铝盐优点是它不会增加水的色度。缺点是除磷效果和凝聚作用不如铁盐。

本设计选用铝盐PAC絮凝剂,适应性强,PH适合,腐蚀性也小,普遍在适用,操作也挺简单。

1.1.2药剂投加量估算

一、二级处理SS按照最不利条件考虑去除,一级处理40%,二级处理去除70%,SS(X2)的出水为264×(1-40%)(1-70%)=47.65mg/L,TP(P2)为6.35×(1-50%)=3.18mg/L。三级处理后SS(X3)为10mg/L,TP(P3)为0.5mg/L。

预计SS中含磷量(kp)约为5%。

二级处理出水中悬浮态磷:Px2=X2kp=47.65×0.05=2.38(mg/L)

二级处理出水中溶解磷含量:Ps2=P2-Px2=3.18-2.38=0.80(mg/L)

三级处理出水中悬浮态磷:Px3=X3kp=10×0.05=0.50(mg/L)

三级处理出水中溶解性磷含量:Ps3=P3-Px3=0.50-0.50=0.00(mg/L)

PAC密度1.15g/cm3,Al2O3的含量28%,盐基度40%-90%。Al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据此计算,PAC中铝的含量=(54/102)×28%=14.8%。

投加量可按2mol/molP计算。相对分子质量P为31,Al为27,折算成质量比为1.74

PAC与去除溶解性磷的比例:KPAC=1.74/0.148=11.76(mg/mgP)

PAC的投加量:q=KPAC(P3-PS3)=11.76×(0.80-0.00)=9.41(mg/L)

1.1.3混凝剂的投加方式

混凝剂的投加有湿投法和固体直接投加两种方式,湿投法是将固体溶解后投加,固体投加是直接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根据我国污水处理厂设计经验,常采用湿投法。本设计采用常用的投加方式湿投法。

1.1.4药剂溶解池和溶液池的设计及计算

溶解池和溶液池进水按照近期高日高时水量设计,流量为Qv=35000m3/d=1458m3/h。

溶液池容积W1,m3

W

式中:a—聚合氯化铝的最大投加量,mg/L,本设计为9.41mg/L;

Q—设计处理的水量,m3/h,1458m3/h;

B—溶液浓度,一般采用5%-20%,本设计取10%;

n—每日调制次数,本设计取2次。

W

在这个设计中溶液池建造两座,用混泥土浇盖,单池尺寸为L×B×H=1.2×1.2×1.5

池旁设宽为1.0m的工作台,底部设置一根100mm的放空管。采用一条DN60mm给水管。

(2)溶解池容积W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