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章--形式主义批评.ppt

发布:2025-06-08约5.61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参照形式主义的语境理论,诗人结构重点正式移置于思妇。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此四句中,心愿的热烈与破灭,借助各种形式化技巧,便得以突出,于是,如形式主义所讲的,“内容”转化成了“形式”。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1、情感的“形式”、结构的“形式”推进至此,思归和等待的主题便水落渠成。2、形式主义批评常常会分析到诗句中的重音,这相当于中国诗学所谓的“诗眼”:欲”和“复”。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情绪到这里达到高潮,这种高潮的形成,不是内容的自然的推演,而是形式主义所说的结构形式的功能。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至此,全诗在大量对比修辞的基础上,有了精致而完满的结构。具体而言,本诗结构笔者以为可从三个方面来区分:1、最外层的诗句结构。“诗节”的区分。2、材料结构,即月出→月升→月落。3、文脉结构,即绘景→哲思→离情。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1、“文学性”与“陌生化”的概念内涵。2、形式主义批评的基本路径。3、试运用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对某一经典文学作品予以解读。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Thanks本章结束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封面封底目录页过渡页标题栏*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是由“俄国形式主义”首先创立的,成员出自两个团体:1915年于莫斯科大学成立的“莫斯科语言学会”与1917年于彼得堡大学成立的“诗歌语言研究会”。前者代表人物有雅各布森、托马舍夫斯基等;后者代表人物是号称形式主义的“三套马车”: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和梯尼亚诺夫。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批评是俄国形式主义基本理论的实践,反对传统的社会学批评、心理学批评和作家研究,主张文学批评只针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批评对象只能是文学的语言、结构、技法等形式因素,批评目的在于探寻文学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基本方法论是坚持语言学与诗学的结合,将语言学研究引入诗学批评当中。它使文学批评从以前重视作家和文学内容的外部研究转向重视文学形式的内部研究。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雅各布森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基本理论主要体现在雅各布森和什克洛夫斯基两员主将所提出的“文学性”、“陌生化”、“文学语言”等范畴以及他们对语言诗性功能等的探讨中。“文学性”,雅各布森在文论方面最有名的贡献,是指“使一部文学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文学性是指文学自身的特性和规律,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性,体现于文学的艺术技巧和语言形式的构造原则之中。“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说使一部文学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雅各布森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雅各布森“文学性”的具体理论内涵包括:1、“文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里面包含有社会历史的具体内容;而“文学性”则是剔除了具体内容的形式存在。2、文学研究只有突破了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确定自己独有的研究对象——文学性或者是文学的语言形式。文学研究必须让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让语言从意义中解放出来。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雅各布森“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代表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主张。只关注文学语言形式尤其是文学手法的研究。“正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觉到事物的存在,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才存在所谓的艺术。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即“陌生化”——引者注)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什克洛夫斯基第一章形式主义批评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的涵义:1、“陌生化”是“自动化”的反面,是对“自动化”的打破。意识的自动化就是无意识,感受的自动化就是无感受。经常接触的人和事,会因为“经常接触”而逐渐变为习惯,感受和意识逐渐迟钝麻木,以至最终无感受、无意识。而“陌生化”则是改变人和事的陈旧面貌,打破意识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