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783-2018 冬小麦小定额灌溉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01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783—2018
冬小麦小定额灌溉技术规程
2018-07-16发布2018-08-16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I
DB13/T278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宏勇、邵立威、张喜英、刘小京、王金涛、董心亮、刘毅。
1
DB13/T2783—2018
冬小麦小定额灌溉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小定额灌溉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田间管理及输水配套设施。
本标准适用于平原冬小麦井灌区灌溉农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20203-2006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DB13/T1045-2009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
DB13/T1729-2013冬小麦、夏玉米微喷灌肥水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DB13/T1161.1-2016用水定额第一部分:农业用水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定额灌溉
在保证冬小麦不减产的条件下,灌溉定额相对于DB13/T1161.1-2016减少10%~50%,并采用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畦灌灌水定额不超过45方/亩,微喷灌灌水定额不超过30方/亩。
3.2
畦灌
冬小麦田间打畦,灌溉水输送到每个畦田进行灌溉的方式。
3.3
微喷灌
将水用压力经过输水管和微喷灌带送到小麦田间,通过微喷带上的出水孔形成细雨的喷洒方式。
4环境条件
适合地势平坦,持水能力较强的壤土和粘土类农田;不适合沙土地和盐碱地。灌溉水质标准参照GB5084-2005的规定。
DB13/T2783—2018
2
5田间管理
5.1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或河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宜当地种植的冬小麦品种。
5.2整地播种
播前0cm~6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于70%田间持水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质量符合DB13/T1045-2009要求;耕翻15cm以上,田面平整,播后镇压。
5.3灌溉方式
5.3.1畦灌
畦田规格:畦田长度10m~12m,宽度不超过4m,畦埂高度10cm~15cm。
灌水时间:采用“八成改畦”的方法控制放入畦田中的水量,即当水流流到畦长的八成时,便停止向畦田灌水。
灌溉时期和灌水定额:根据冬小麦根系主要吸水层和土壤相对含水量确定灌溉时期及灌水定额,指导不同时期灌溉指标阈值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时期灌溉指标
灌溉时期
根系主要吸水层(cm)
土壤相对含水量(田间持水量)(%)
亩灌水定额(m3)
起身-拔节
0~50
≤60
40~45
孕穗-开花
0~60
≤65
40~45
5.3.2微喷灌
首部供水系统、输配水管道系统和微喷带田间布置参照DB13/T1729-2013中的3.1和3.2标准执行。微喷带带长:微喷带带长应在40m~60m之间。
灌溉时期和灌水定额:根据冬小麦根系主要吸水层和土壤相对含水量确定灌溉时期及灌水定额,指导不同时期灌溉指标阈值如表2所示:
表2不同时期灌溉指标阈值
灌溉时期
根系主要吸水层(cm)
土壤相对含水量(田间持水量)(%)
亩灌水定额(m3)
起身-拔节
0~40
≤60
25~30
拔节-孕穗
0~60
≤60
20~25
孕穗-开花
0~60
≤65
20~25
开花-灌浆
0~70
≤65
20~25
5.4田间输水配套设施
田间输水配套设施参照DB13/T1729-2013、GB/T20203-2006和GB/T50363-2006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