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20题)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定期进行()。
A.检测B.检查C.维护D.检修
答案:A
分析:建立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后定期检测能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其他选项虽也是相关工作,但检测更符合规程要求。
2.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运行。
A.连续B.间歇C.限时D.根据需要
答案:A
分析: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行才能保证井下有稳定可靠的通风,为作业人员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
3.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在一般巷道中每隔()m设置一组支管和阀门。
A.50B.100C.150D.200
答案:B
分析:这是规程规定的标准距离,便于在巷道不同位置能及时取水灭火。
4.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呼吸性粉尘进行监测,采掘工作面每()个月测定1次。
A.1B.2C.3D.6
答案:A
分析:采掘工作面粉尘产生量大,每月测定1次能及时掌握粉尘浓度变化,保障作业人员健康。
5.井下爆炸材料库的最大贮存量,不得超过该矿井3天的炸药需要量和()天的电雷管需要量。
A.10B.5C.3D.1
答案:A
分析:为保证井下爆炸材料库的安全,对贮存量有严格规定,电雷管为10天需要量。
6.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在同一煤层的同一区段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不得布置()个以上的采煤工作面同时回采。
A.1B.2C.3D.4
答案:B
分析:过多采煤工作面同时回采会使集中应力叠加,增加冲击地压发生风险,所以规定不得超过2个。
7.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年至少进行1次。
A.1B.2C.3D.5
答案:C
分析:每3年测定一次能及时掌握矿井通风阻力变化情况,保证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8.煤矿井下()kW及以上的电动机,应采用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
A.30B.40C.50D.60
答案:B
分析:40kW及以上电动机采用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能更好地实现控制和保护功能。
9.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A.0.5B.0.75C.1.0D.1.5
答案:C
分析:瓦斯浓度达到1.0%时存在爆炸危险,需立即采取措施。
10.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次矿井救灾演习。
A.1B.2C.3D.4
答案:A
分析:每年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能提高职工应对灾害的能力和矿井的应急救援水平。
11.煤矿井下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得超过()V。
A.127B.220C.380D.660
答案:A
分析:127V是符合井下安全要求的供电额定电压,可降低触电危险。
12.提升钢丝绳或制动钢丝绳的直径减小量达到()%时,必须更换。
A.5B.10C.15D.20
答案:B
分析:直径减小量达到10%说明钢丝绳磨损严重,安全性能下降,需更换。
13.矿井必须采用()通风。
A.自然B.机械C.局部D.混合
答案:B
分析:机械通风能提供稳定可靠的通风量,满足井下通风需求,自然通风难以满足要求。
14.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0.5B.0.75C.1.0D.1.5
答案:D
分析:瓦斯浓度达到1.5%时危险程度较高,需立即停止工作处理。
15.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上岗作业。
A.可以B.不得C.视情况D.领导批准后可以
答案:B
分析: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作业会使职工缺乏必要安全知识,易引发事故,所以不得上岗。
16.采用人力推车时,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m。
A.5B.10C.15D.20
答案:B
分析:这是为保证推车安全,避免发生追尾等事故规定的间距。
17.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允许的最低风速为()m/s。
A.0.15B.0.25C.0.35D.0.5
答案:B
分析:0.25m/s的风速能有效排除瓦斯等有害气体,保证作业环境安全。
18.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A.直接B.间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