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各种模式优缺点对比.doc
PPP各种模式优缺点比照
PPP类型
主要特征
适用范围
优点
缺点
效劳协议
?民营方提供专业技术效劳
?政府拥有工程资产所有权
?政府负责为工程融资
?政府需承当所有风险
期限几个月-5年
公用事业的一些特殊效劳工程,如果公路收费、抄表、垃圾收集、清洁等效劳工程
?政府获益于民营方的专业效劳
?潜在的节约本钱
?提高效劳的质量
?政府拥有所有权
?政府仍承当投资、运营等大局部责任
?效劳分割进行外包,也可能增加本钱
运营和维护协议
?民营方运营和维护公共设施
?政府拥有工程资产所有权
?政府拥有工程资产所有权
?将运营风险转移给民营方
?政府需承当融资、建设风险、商业风险
政府的许多效劳,如水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的维护;公园的维护;景观的维护;停车场等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潜在的效劳质量与运营效率提高
?节约本钱
?提高效劳的质量
?政府拥有所有权
?公众不同意外包
?一旦民营部门毁约,那么在进入效劳的本钱那么很大
?存在着削弱所有者控制的可能及降低了对公众的需求变化的反响力的可能
设计-建设
?根据协议,将公共设施的设计建造交给民营机构
?政府拥有工程资产所有权
?政府负责为工程融资
?政府负责设施的运营和管理
?该模式主要目的在于转移工程设计及建造方面的风险
?适用于运营过程比拟简单的资本工程
?适用于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发挥运营作用的资本工程
?大多数公共根底设施和建设工程,包括道路、高速公路、水和污水处理厂、排水和灌溉系统等以及其他政府设施都可以运用这种形式
?转移了工程的设计及建造风险
?能够利用民营部门的经验
?有利于加快工程建造的进度
?存在着创新和降低本钱的可能
?降低所有者的控制权
?有可能与规划及环境的要求相冲突
?可能增大工程运作过程的风险
?鼓励作用有限,难以保证商务机时采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本钱计算方法
?较高的运营和维持本钱可能抵消较低的资本本钱
承包经营
?民营合作设计、建设,并且在一段时期内负责工程的运营
?政府拥有工程资产所有权
?该模式除转移了设计及建造风险之外,同时也转移工程的运营风险
?适用于运营过程重要,运营责任重大的工程。因此政府希望拥有所有权,但是又希望从私人的建设和运营中获取利益
?这种形式也适用于大多数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大多数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大多数公共根底设施和建设工程,包括水和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体育场馆等已经其他政府设施都可以运用这种形式
?转移了工程的设计、建造及运营风险
?有利于加快工程的建造进度
?运营的责任可以强化建设的质量
?风险的转移使得全生命周期本钱计算方法得到应用
?推动适应机构创新以提高资金的价值及收益
?工程运营及维护的质量得到提高
?得以从整体角度全盘考虑协议条款,建立协议体系
?政府部门得以专注于政府的核心职责
?政府对设施运营的控制权降低
?政府可能面临融资的风险
?有可能与规划及环境的要求相冲突
?合同结构较为复杂,合同的达成需要较长时间
?要求建立合同管理及工程运营监管体系
?如运营者运营不利,公共部门需重新介入工程运营,增加了本钱
?无法吸引足够的私人资金,需要政府部门进行长期融资
租赁
?政府保存对公共根底设施的所有权和适当的控制全权
?民营方租赁市政设施,地方政府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转移了运营和商业风险
?民营方还要承当工程改扩建的融资风险
?期限5-15年
?适用于政府设施有独立的现金流,如交通工程、税务工程,政府所具有效劳的要求,而无力投资和提供效劳的情形
?改善运营的效率
?租赁的支出可能低于债务的本钱
?具有形成“依照绩效付费”的租赁
?以较低的本钱向公民提供效劳
?双方都有得到和增加收入的时机
?减少政府对效劳或者根底设施控制的可能
?在租赁交易过程中,资产评估难度大
?减税的作用
?租赁合同难以将未来的设施更新包括进去
?可能带来设施的修理维护不当,尤其是接近于工程租赁期满
扩充后经营整体工程并转移
?民营方特许期完成对已有设施的扩建、运营
?政府拥有工程资产所有权
?民营合作者负责为工程融资
?转移了运营风险
?民营方要承当改扩建的融资风险
?大多数公共设施和公共娱乐设施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政府不用为公共设施的扩建和更新提供资金上的投入
?融资风险由私人合作者承当
?能够利用民营部门的经验
?政府采购的弹性化
?建设速度和效率的提高
?由于以后设施的更新不包括在契约中,这便为以后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困难
?变更契约可能增进本钱和费用
?政府需要比拟复杂的契约管理程序
转让-
经营-
转让
?某一现存的公共设施的所有权转移到改善和扩建此设施的私人合作者的手中
?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在一段时间内归私人合作者,直到其收回投资并得到合理的回报
?在特许经营期满后,所有权转让给政府,转移了运营风险
?民营方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