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极磷虾船载脱壳加工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6-10约7.1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南极磷虾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南冰洋海域的多年生浮游动物,属甲壳动物纲、

磷虾目,形体类似小十足虾类,体长一般在30~40mm,最大可达到60mm。南

极磷虾营养丰富,是优质的蛋白源。南极磷虾的初级产品主要包括冻虾、虾粉和

虾肉,与冻虾和虾粉相比,虾肉最易被人们接受且市场价值更高,目前已有南极

磷虾肉肠在市场售卖。但由于南极磷虾自身特异性,即新鲜南极磷虾若不及时进

行加工操作会发生氟迁移,甲壳内的氟在酶的作用下迁移到虾肉,影响虾肉品质,

因此对加工时效提出新的要求,即在南极磷虾捕捞上岸后就需立即进行脱壳加工。

我国南极磷虾捕捞和船载加工起步较晚,捕捞加工船主要来自于原有渔船改

造的非专业磷虾捕捞船和购买国外专业磷虾捕捞船。2013年,辽宁省大连海洋

渔业集团公司购买了原日本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福荣海”及船上的加工设备,

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磷虾虾粉和脱壳虾肉,但磷虾船上快速脱壳加工的核心关键

技术任然掌握在国外技术人员手里,导致无法对磷虾脱壳加工进行规范化研究。

南极磷虾脱壳加工成套装备的成功研发,为我国南极磷虾捕捞船的升级改造和装

备提升,通过设备加工可以将南极磷虾壳肉快速分离,切断氟的转移路径,得到

符合食品安全的虾肉产品。但是目前在国内已投入的船载南极磷虾脱壳加工装备

还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并且国外也无相关标准可借鉴,而船载加工的特殊性使

得脱壳生产线的流程布局与陆基加工也存在差异。

船载南极磷虾脱壳加工装备标准的制定可使设计、生产及使用单位对脱壳壳

装备的各项指标有据可依,在贯彻实施后可解决设计、生产、销售、使用中可能

发生的矛盾。同时,标准的制定能确保船载南极磷虾脱壳加工装备的性能和制造

质量,适应船载南极磷虾脱壳加工装备的生产、管理及质量监督的需求,对促进

我国极地事业的开发,引领国际具有积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

根据中国远洋渔业协会[2021]3号文件“关于开展远洋渔业行业团体标准制

定修订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温州

维科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船载南极磷虾脱壳加工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团体标准,项目于2021年11月26日立项。

2.工作过程

接到任务后,起草单位成立了标准制定工作组。工作组组建后,首先查询了

国内外有关标准及相关标准,了解国内外南极磷虾脱壳加工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发

展动态和相应的标准法规变化情况,明确了工作重点和进度安排,具体工作过程

发下。

(1)召开了多次标准制定会议

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南极磷虾船载脱壳加工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起草

工作组召开多次工作会议。会议确定标准编写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

器研究所执笔,温州维科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为起草参与单位。会议确定事项

如下:

a.会议明确了南极磷虾船载脱壳加工设备通用技术要求的内容框架,就通用

技术的基本框架及内容进行了讨论,研究了工作进度及具体时间安排,对起草的

内容和相关工作做了明确分工。

b.会议根据标准内容和结构,将标准的术语和定义确定为1个,将标准主要

内容分为一般要求、环境要求、设备性能要求和日常维护要求4个章节。

c.会议研究确定了南极磷虾船载脱壳加工所使用的海水、淡水基本要求,及

环境温湿度要求。

d.会议认真研究了南极磷虾脱壳加工流程,就所涉及的原料输送、均质混料、

脱壳、虾肉虾壳输送等设备的性能要求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关技术数据。

e.会议对设备日常维护要求进行讨论、归纳和提炼。

f.工作组按照讨论结果及要求进行标准撰写并多次修改,形成了南极磷虾船

载脱壳加工设备通用技术要求的标准讨论稿。

(2)标准申请立项

本标准于2021年9月10日提交标准立项申请书及标准草案,并于11月

10日通过视频会议方式进行立项评审,11月26日项目立项。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1)标准格式符合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

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2)标准起草过程中,工作组多次到船厂进行调研,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在

标准内容上认真研究实际操作,在满足南极磷虾脱壳加工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做

到标准为企业服务。

(3)重点考虑本领域新技术的发展,保证专项技术要求的先进性、实用性。

2.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主要确定了船载南极磷虾脱壳加工设备一般要求、环境要求、设备性

能要求以及日常维护要求。

2.1一般要求的说明

2.1.1原材料要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