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1-12单元基础知识填空版记忆.pdf
九年级化学全册1-12单元基础知识域空版记忆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科学上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是造纸、烧制陶瓷、制黑火药、冶炼铜
篇遥、酿酒等等。
2、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化(学真正成为独立的科学)的标志: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原子论
和分子学说的核心: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历史上伟大的化学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一一创立原子论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创立分
子学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4、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5、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通常指生产原料无毒无害,生产过程不排放任何有毒有害物
M(最好是零排放),生产的产品对环境、对人体友好。其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这种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水的蒸发、蜡烛的熔化等。
2、化学变化:这种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如铁生锈、木炭燃烧、面
包发霉等。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中同时会发生物理变化。
5、化学变化发生一般会伴有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放热等。
6、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
性、酸碱性、毒性、稳定性等。例:木炭能燃烧、钢铁会生锈,氧气皿助燃等。
7、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常见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
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8、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时需要注明条件,如“通常状况”或“标准状况”。
9、物质的变与物质的性质区别方法描述过程中有“是、能、会、可以”等词的是物质的性质。
10、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如酒精能燃烧一酒精常用作燃料
第一单元课题2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半透明固体、比较软、能浮在水面上(结论:密度比水去;
不溶于水)。
2、点燃时观察到A
1()石靖先熔,然后燃烧,火焰分三层(即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最亮,内焰次之,\
焰心最暗。燃烧时有黑烟产生注(意:黑烟是石蜡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黑)。
第1页共68页
2(:将一根火柴梗横放于火焰中1秒后取出观察现象处于外焰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变黑(结
论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3)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结论:生成了水)。在
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生成了C0)o
2
1蚂蜡烛时观察到现象:产生白烟,白烟能点燃,进而引燃蜡烛(结论:白烟具有可燃性,成
A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4、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时:集气瓶上的毛玻璃片使用时毛面向下,一定在水下盖好玻璃片。
5、分别取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各一瓶做对照试验: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伸入燃着的小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盛呼出气呼出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
条体的集气瓶中火焰快速熄灭。量少
滴加相同滴数的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盛呼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