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新统编版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模拟练习卷七年级 历史(含答案).pdf
2024-2025学年广东新统编版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模拟练习卷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
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对此解释
正确的是()
A.唐朝的制度传播到日本B.唐朝时期中日交流密切
C.日本仿唐制建立了国家D.很多日本人定居在中国
2.诗歌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杜甫的诗淳朴
厚重,沉郁悲伤,语言精练凝重。白居易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在内容
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出身不同B.生活背景不同
C.思想性格不同D.艺术追求不同
3.隋唐时期科技快速发展,如赵州桥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唐代出现了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
刚经》,僧一行首次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等等。这表明隋唐时期中国科技()
A.在诸多领域取得非凡成就B.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C.深刻影响世界科技的发展D.注重总结前人经验
4.六胜塔是“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第一座灯塔,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以石塔作为
航标,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创举。这一建筑见证了宋元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B.科技成就突出
C.民族政权并立D.海外贸易兴盛
5.唐朝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渐趋下降。到了宋代,海路交通日渐发达。出现这一变化
的原因有()
①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②经济重心南移
③南方海上贸易频繁④崇文抑武方针的实施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6.在平息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唐玄宗在内地广泛设立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都团练使等。他们在
地方上驻扎重兵,同时地方赋税难以输送到中央。这一现象()
A.加速了藩镇割据形成B.保障了唐朝长治久安
C.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D.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
7.下表户数和人口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纪年年份户数人口数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8914909
肃宗乾元三年7601933174
A.黄巢起义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安史之乱
8.如果给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文成公主入藏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开元盛世
●遣唐使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9.“元朝末年,统治腐败,经济崩溃,黄河决口,灾害连年。朱元璋率领的队伍在江南地区迅速崛起,
实力不断壮大。”通过分析上述材料可知,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
①政治腐败②外族入侵③灾害频繁④外戚夺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