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pptx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目录
CONTENCT
工作成果与业绩回顾
重点工作推进与亮点展示
存在问题与不足分析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安排
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斗争
01
工作成果与业绩回顾
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就业。
加强就业援助,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
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业服务。
就业促进政策落实情况
01
02
03
04
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进展
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01
02
04
劳动关系协调及成果
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深入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保障职工权益。
03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加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加强公共服务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01
02
03
04
02
重点工作推进与亮点展示
深入推进扶贫攻坚,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施精准帮扶措施。
大力开展就业扶贫,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创业扶持等方式,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脱贫。
加强扶贫工作监督考核,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扶贫攻坚与就业扶贫工作
01
02
03
全面落实社保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发展。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确保企业和职工了解政策、享受政策。
密切关注政策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政策长效可持续。
社保降费减负政策实施效果
推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创新,提高调解仲裁效率和质量。
加强调解仲裁队伍建设,提高调解员、仲裁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推广使用信息化手段,方便群众申请调解仲裁,提高案件处理效率。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创新
大力推行便民服务举措,如网上办事、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提高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加强服务窗口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帮助群众了解政策、享受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便民服务举措及成效
03
存在问题与不足分析
技能人才短缺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不匹配
部分行业和区域就业压力较大
劳动者就业观念和能力有待提高
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发展需求。
受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部分劳动者就业观念陈旧,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同时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也有待提升。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
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负担加重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保险缴费人数相对减少,而领取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加大。
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医保基金支出压力增加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居民医疗需求的提高,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医保基金支出压力持续增加。
部分地区社保基金收支矛盾突出
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差异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社保基金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加大
受经济形势变化、劳动者维权意识提高等因素影响,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加,处理难度加大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业态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但其劳动关系认定存在困难,给劳动保障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关系认定难
企业用工形式日趋灵活多样,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新型用工形式不断涌现,使得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多变。
企业用工灵活性增强,劳动关系更加复杂
03
服务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地区劳动保障服务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01
服务机构建设滞后,服务覆盖面有限
部分地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相对滞后,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覆盖面有限,难以满足广大劳动者的需求。
02
服务手段单一,信息化程度不高
部分地区劳动保障服务手段相对单一,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服务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04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安排
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加强就业服务,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和职业指导体系。
扩大就业岗位,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劳动力。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创业带动就业。
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推进社保制度整合,提高社保统筹层次。
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
完善社保待遇调整机制,保障参保人员权益。
推进社保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完善政策体系
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