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感知与识别技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3 传感器技术 2.3.2 传感器的分类 按测量目的分类 物理型传感器 化学型传感器 生物型传感器 2.3 传感器技术 2.3.2 传感器的分类 按其构成分类 基本型传感器 组合型传感器 应用型传感器 2.3 传感器技术 2.3.2 传感器的分类 按作用形式分类 主动型传感器 被动型传感器 2.3 传感器技术 2.3.3 常见传感器简介 电阻式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如位移、形变、力、加速度、湿度、温度等这些物理量转换式成电阻值这样的一种器件。主要有电阻应变式、压阻式、热电阻、热敏、气敏、湿敏等电阻式传感器件。 2.3 传感器技术 2.3.3 常见传感器简介 称重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重力转变为电信号的力→电转换装置,是电子衡器的一个关键部件。 2.3 传感器技术 2.3.3 常见传感器简介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传感器中的电阻应变片具有金属的应变效应,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从而使电阻值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2.3 传感器技术 2.3.3 常见传感器简介 压阻式传感器 压阻式传感器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在半导体材料的基片上经扩散电阻而制成的器件。其基片可直接作为测量传感元件,扩散电阻在基片内接成电桥形式。当基片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形变时,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电桥就会产生相应的不平衡输出 2.3 传感器技术 2.3.3 常见传感器简介 激光传感器 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它由激光器、激光检测器和测量电路组成。激光传感器是新型测量仪表,它的优点是能实现无接触远距离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电干扰能力强等。 2.3 传感器技术 2.3.3 常见传感器简介 激光传感器工作原理 激光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发射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物联网应用技术导论 第2章物联网感知与识别技术 物联网技术 第1章 概论 《物联网应用技术导论》课件第2章 物联网感知与识别技术 东软电子出版社 罗汉江主编《物联网应用技术导论》教材配套课件2 第2章 物联网感知与识别技术 2.1 物联网感知与识别技术概述 2.2 射频识别技术 2.2.1 RFID系统组成 2.2.2 典型RFID分类 2.2.3 RFID工作原理 2.2.4 RFID的典型应用 2.2.5 EPC产品电子代码 2.3 传感器技术 2.3.1 传感器的定义 2.3.2 传感器的分类 2.3.3 常见传感器简介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2.4.1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2.4.2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2.4.3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 2.5 其他感知与识别技术 2.5.1 二维码技术 2.5.2 红外感应技术 2.5.3 定位技术 2.5.4 其他技术 2.6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 2.1 物联网感知与识别技术概述 感知与识别技术主要实现如识别物体本身的存在,定位物体位置、物体移动情况等等,常采用的技术包括二维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GPS定位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声音及视觉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 2.1 物联网感知与识别技术概述 物联网的感知与识别技术实现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是物联网主要的数据来源,物联网的各种应用都是通过采集各类信息和数据来实现的。 本章主要对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二维码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定位技术等进行介绍。 2.2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对静止或移动物体的自动识别。 2.2 射频识别技术 RFID技术具有防水、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远、标签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大、存储信息可以随意修改、可以识别高速运动中的物体,可识别多个标签,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等优点。 2.2 射频识别技术 随着物联网概念的兴起,RFID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再一次推向了高潮。目前RFID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商品防伪、国防军事、智能交通、电子门票、身份识别和一卡通等多个领域。 2.2 射频识别技术 2.2.1 RFID系统组成 RFID 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天线、读写器和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