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注意事项.pptx

发布:2025-06-07约1.67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注意事项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contents

农药选择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安全使用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替代防治方法

01

农药选择

01

02

对于多种病虫害同时发生的农田,应选择能够同时防治多种病虫害的农药。

针对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农药,以提高防治效果并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宜的农药使用时间和方式,以保证防治效果并避免对农作物造成伤害。

对于处于敏感期的农作物,应选择对农作物安全且防治效果好的农药。

根据当地的天气、土壤、水源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农药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在干旱、多雨或温度过高的条件下,应选择稳定性好、耐受性强的农药。

02

农药使用方法

按照农药包装上的说明,将农药稀释到合适的浓度。

使用干净的容器进行稀释,避免容器内有残留物影响农药的稀释效果。

稀释后的农药应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存放。

选择合适的喷头,确保农药能够均匀地喷洒在植物表面。

注意风向,避免农药随风飘散到不必要的地方。

喷洒农药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措施。

避免在高温、高湿、大风等不利条件下施药。

施药后应保持一段时间的关闭门窗,避免人畜进入施药区域。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最佳的施药时间,如早晨或傍晚。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合理的施药次数和间隔时间。

在连续施药时,应考虑农药的残留量和植物的耐药性,避免过量使用。

在施药后,应定期检查植物生长情况,如有需要应及时补喷农药。

03

农药安全使用

在使用农药时,应穿戴防护服,包括长袖衬衫、长裤、手套、口罩等,以保护皮肤和呼吸系统不受农药侵害。

穿戴防护服

选择防水、防滑、密封性好的鞋子,以防止农药渗入鞋子污染皮肤。

穿戴合适的鞋子

使用农药前应将工作服、鞋袜等清洗干净,以免残留农药对皮肤造成伤害。

注意衣物清洁

农药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农药应远离食品和水源,以免造成污染。

远离食品和水源

农药容器应有清晰的标签,标明农药名称、使用方法等信息,避免误用。

标签清晰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的推荐剂量使用,不要随意增加用药量。

控制用药量

避免水源污染

清洗施药器具

在施用农药时,应远离水源,避免农药流入河流、湖泊等水源地。

施药器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以免残留农药对水源造成污染。

03

02

01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合理选用农药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使用农药,不要随意增加用药次数和剂量。

按照规定使用农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合理安排用药时间,避免在花期和幼果期用药,以免造成残留。

合理安排用药时间

04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农药使用后,部分农药会残留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

农药的使用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昆虫等生物造成影响,导致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污染

农药流入水体后,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影响水体生态平衡,甚至威胁人类饮用水安全。

水体污染

农药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作用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地下水污染

大气污染

农药挥发到大气中,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影响空气质量。

气候变化

农药在大气中的扩散和迁移可能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

农药的大量使用可能导致某些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

农药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净化空气、水源等造成影响,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质量。

05

替代防治方法

种植抗虫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有较强抗性的作物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1

2

3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频振灯等诱杀害虫。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使用色板诱杀害虫。

色板诱杀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或干扰昆虫的交配,降低害虫的繁殖率。

性信息素诱杀

THANKS

感谢观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