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废气的微生物处理(环境微生物课件).pptx

发布:2025-06-07约1.6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生物处理

废气的生物处理废气微生物处理的概述

废气废气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工厂的各种排气。废气大部分为无机气体,种类很多,常见的有H2S、SO2、NH3等;还有一些为有机化合物,如醛、醚、醇、烷烃、芳香烃等。目前的废气处理技术主要分物化法和生物法。生物法因具有工艺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能耗少、易操作、效果较好以及形成二次污染小等优点,已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

废气生物处理的原理废气的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以废气中的有机物组分作为其生命活动的能源或其他养分,经过代谢降解,转化为简单无机物(CO2,水等)及细胞组成物质。废气生物处理与废水生物处理的最大区别:废气中的有机质首先要经历由气象转移到液相(或固相表面液膜)中的传质过程,然后在液相(或固相表面液膜)被微生物吸附降解。目前适合于用生物处理的废气主要是含有乙醇、硫醇、酚、甲酚、吲哚、脂肪酸、乙醛、酮、二氧化硫、氨和胺等污染组分的废气。

废气生物处理的原理气液相间有机物浓度梯度、有机物水溶性以及微生物的吸附作用,有机物从废气中转移到液相(或固体表面液膜)中,进而被微生物捕获、吸收。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和同化合成,产生的代谢产物一部分溶入液相,一部分作为细胞物质或细胞代谢能源,还有一部分(如CO2)则进入空气中。废气中的有机物通过上述过程不断减少,从而得到净化

废气生物处理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相当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时,大多数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种类以异养型细菌为主,霉菌为次,极少有酵母菌。大部分细菌是杆菌和内生孢子菌,此外还常见有假单胞菌生长放线菌中主要以链霉菌为代表真菌中有毛霉、根霉、曲霉、青霉和交链孢霉等当废气中只含无机成分时,微生物是以CO2为碳源的化能自养型菌为主

废气生物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湿度PH其他因素温度最佳含量为40%~60%(质量分数)运行温度一般在20~40℃为宜,35℃是生物滤池好氧微生物生长的最佳温度生物反应器的水相pH为6~9影响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气效率的因素还有污泥的MLSS浓度、洛解氧等,此外还与污呢的驯化与否、营养盐的投加量及投加时间等因素有关。

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生物处理

废气的生物处理废气微生物处理工艺

工艺流程附着生长系统悬浮生长系统附着和悬浮生长系统按微生物存在形式不同分类微生物是附着在固体介质上,废气通过固定床时被吸附、吸收,最终被微生物所降解,典型的方式是生物过滤法微生物存在于被体中,废气通过传质进入液相中,从而被微生物降解,典型的方式是生物吸收法同时具有两种生长系统特性的典型的方式是生物滴滤法

工艺流程—生物过滤法生物滤池的填料层是具有吸附性的滤料(如土壤、活性炭)。生物滤池因较好的通气性,适度的通水和持水性,以及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能有效地去除烷烃类化合物生物易降解物质的处理效果更佳废气在增湿后,通过反应器的生物活性填料层,污染物从气相转移到生物滤料层并被附着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气得到净化。

工艺流程—生物吸收法生物吸收法的工艺由废气吸收段和悬浮液再生段两部分组成相应的装置为吸收设备和再生反应器吸收过程进行很快,停留时间仅几秒钟,而再生过程较慢,停留时间为几分钟至十几小时,因此工艺是在两个独立单元中进行,达到各自的最佳运行状态

工艺流程—生物滴滤法气体从生物滴滤器的底部进入填料层,然后与回流水接触,便于最大限度地吸收进入液相,进行生物处理。滴滤床开始运行时,只在循环液中接种微生物,但很快在滤料表层形成生物膜层。废气与固相、水相接触,溶于水,从而从气相转移至液相;溶解在水中的污染物被微生物吸收;进入微生物的污染物,在微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中作为能源和营养物质被分解为CO2、H2O和中性盐等

废气处理工艺比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