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温病复习题(附参考答案).docx

发布:2025-06-09约6.45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温病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一类外感热病,其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

A.发病急骤

B.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

C.病理演变有一定规律性

D.都具有传染性

答案:D。分析:温病大部分具有传染性,但并非都具有传染性,部分温病如暑温等具有强烈季节性而未必有传染性。

2.下列哪种温病属于新感温病

A.风温

B.春温

C.伏暑

D.暑温(非伏邪)

答案:D。分析:新感温病是感邪后立即发病,暑温若非伏邪致病,多为新感,风温、春温、伏暑有伏邪致病特点。

3.温病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A.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B.发热不恶寒,反恶热

C.身热夜甚,口不甚渴

D.身热肢厥,神昏谵语

答案:A。分析:卫分证为温病初起,邪在卫表,以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为主要表现。

4.“逆传心包”是指

A.由肺卫直传心包

B.由气分传入心包

C.由营分传入心包

D.由血分传入心包

答案:A。分析:逆传心包指温邪越过气分阶段,直接从肺卫传入心包。

5.风温病的主要病因是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答案:A。分析:风温病是由风热病邪引起,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

6.春温病变的特点不包括

A.初起即见里热证候

B.易闭窍、动风、动血

C.病程中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D.后期多表现为肝肾阴虚

答案:C。分析:春温以热盛伤阴为主要病理特点,初起即见里热证,病程中易出现闭窍、动风、动血,后期多肝肾阴虚,不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7.暑温病的基本治则是

A.清暑泄热

B.涤暑泄热

C.透表清暑

D.清泄暑热兼以益气阴

答案:A。分析:暑温以暑热病邪为致病因素,基本治则为清暑泄热。

8.身热,汗出不解,渴不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滑腻,脉濡数。其病机为

A.湿重热轻,困阻中焦

B.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C.热重湿轻,蕴阻中焦

D.暑湿积滞,胶结肠道

答案:B。分析:患者身热、心中烦闷、小便短赤等为热象,脘痞呕恶、苔黄滑腻、脉濡数等为湿象,整体体现湿热并重,困阻中焦的病机。

9.下列哪项是秋燥的诊断要点

A.初起以肺卫见证为主,且有津液干燥见症

B.初起即见里热证候

C.初起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D.有明显的季节性,发于夏末秋初

答案:A。分析:秋燥有明显季节性,发于初秋燥热偏盛或深秋燥寒偏盛时,初起以肺卫见证为主,伴有津液干燥表现。

10.伏暑的病因是

A.暑湿病邪

B.湿热病邪

C.燥热病邪

D.温热病邪

答案:A。分析:伏暑是由暑湿病邪内伏,秋冬季节再感受当令之邪而引发。

11.舌苔薄黑而干燥,甚则焦枯,提示

A.阳明腑实证

B.阴虚火旺

C.热盛津亏已极

D.湿热蕴结

答案:C。分析:薄黑而干燥甚则焦枯的舌苔为热盛伤津到极致的表现。

12.温病证见高热、神昏、痉厥、舌蹇、肢厥、舌红绛,治疗宜选用

A.安宫牛黄丸

B.紫雪丹

C.至宝丹

D.苏合香丸

答案:B。分析:紫雪丹长于息风止痉,适用于热闭心包兼热盛动风的高热、神昏、痉厥等症。

13.下列哪项不是温病动风的表现

A.颈项强直

B.牙关紧闭

C.手足抽搐

D.四肢厥冷

答案:D。分析:动风表现为肢体抽搐等症状,四肢厥冷是热深厥深等其他病机的表现,并非动风典型症状。

14.温病热灼营阴证的代表方剂是

A.清营汤

B.黄连阿胶汤

C.加减复脉汤

D.三甲复脉汤

答案:A。分析:清营汤有清营泄热,透热转气之功,是热灼营阴证的代表方剂。

15.“烂喉痧”属于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温毒

答案:D。分析: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而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属于温毒范畴。

多项选择题

1.温病的特点包括

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

B.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C.病程发展有一定规律性

D.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答案:ABCD。分析:温病有特异致病因素如温热病邪等,部分具有传染性等特性,其病理演变、病程发展有规律,临床表现也与其他疾病不同。

2.新感温病初起的类型有

A.邪袭肺卫

B.邪犯膜原

C.邪困中焦

D.暑伤津气

答案:AB。分析:新感温病初起多表现为邪袭肺卫或邪犯膜原,邪困中焦一般是湿温等病发展中的表现,暑伤津气是暑温病发展中的一个证候类型。

3.温病中逆传心包与顺传气分的区别在于

A.病势轻重不同

B.病情传变方式不同

C.预后不同

D.初起症状不同

答案:ABC。分析:逆传心包病情较重,病势凶险,传变越过气分直中心包,预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