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378-2021 玉米品种 德玉3000.docx
ICS67.060
CCSB21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378—2021
玉米品种德玉3000
2021-09-04实施2021-08-04发布
2021-09-04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62/T437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甘肃省粮食油料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张掖市种子管理局、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张掖市德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土壤与肥料工程研究中心、张掖市种子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东昱、吴子孝、王吉红、何淑萍、王哲、张苗、王廷三、张文波、李会文、吴娴、刘祁峰、宋学林。
本文件由张掖市种子管理局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玉米品种德玉3000》编制组(地址:甘州区县府街2号(市种子管理局),邮政编码:734000,E-mail:372920194@,联系方式,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DB62/T4378—2021
1
玉米品种德玉3000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品种德玉3000的品种来源、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结构、品质性状、栽培技术要点和适宜种植区域。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品种德玉3000的品种鉴别和推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50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T5498粮油检验容重测定
NY/T1248.1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1部分: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NY/T1248.3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3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
NY/T1248.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6部分:腐霉茎腐病
NY/T1248.8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8部分:镰孢穗腐病
NY/T9谷物籽粒赖氨酸测定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
NY/T11谷物籽粒粗淀粉测定法
DB62/T4180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62/T2622废旧地膜回收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德玉3000
由张掖市德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编号:甘审
4品种来源
4.1母本
G2281。
4.2父本
2
DB62/T4378—2021
G1404。
4.3育种方法
杂交选育。
5植物学特征
5.1植株性状
5.1.1叶
幼苗叶鞘色:紫色。
叶色:绿色。
叶缘色:紫色。
叶片数:23~24片。
5.1.2茎基色
紫色。
5.1.3株高
324cm~331cm。
5.1.4穗位高
117cm~121cm。
5.1.5株型
半紧凑型。
5.2穗部性状
5.2.1雄穗分支数
3~5个。
5.2.2花药颜色
紫色。
5.2.3花药护颖
青色。
5.2.4花丝颜色
紫红色。
5.2.5果穗性状
3
DB62/T4378—2021
穗形:筒型。
穗长:13.2cm~13.8cm。
穗粗:4.3cm~4.7cm。
穗行数:16~18行。
行粒数:28~39粒。
轴色:白色。
STANDARDsGA5.3
STANDARDsGA
5.3.1粒型:硬粒型。
5.3.2粒色:黄色。
6生物学特性
6.1生育期
120d~146d。
6.2熟性
中、晚熟。
6.3抗病性
6.3.1禾谷镰孢茎腐病:抗(R)茎腐病,按照NY/T1248.6测定。
6.3.2大斑病:感(S)大斑病,按照NY/T1248.1测定。
6.3.3丝黑穗病:感(S)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