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29_T54-2019_稻蟹生态种养技术规程_大理白族自治州.docx
ICS65.150
B52
DB5329
大理州地方标准
DB5329/T54—2019
稻蟹生态种养技术规程
2019-11-29实施
发布
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DB5329/T5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宏斌、倪喜云、耿宇聪、王洪媛、雷宝坤、段艳涛、王艳、杨献清、杨苏树、
张蕾、陈安强。
I
DB5329/T54—2019
稻蟹生态种养技术规程
1范围
大理州稻蟹生态种养技术规程规定了稻蟹种养的产地环境条件、稻田整理、水稻生产管理、河蟹生
产管理等。
本规程适用于大理州水稻种植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55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26435中华绒螯蟹亲蟹、苗种
NY394绿色食品肥料施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基于生态学互惠共生原理,采用生态技术和管理措施,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抗生素、生长调节剂
等,将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使种植和养殖主体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并保持生物多样性与
稳定性、合理养护利用资源、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模式。
蟹苗选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H.Milne-Edwards)俗称河蟹,品种质量符合GB26435
的要求。
1
DB5329/T54—2019
实施稻蟹生态种养的稻田应该集中连片,排灌方便,500m范围内没有畜禽圏舍,3000m以内没有化
工厂、生活垃圾堆放和填埋场、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等。
4.2
土壤
农田土壤环境符合GB15618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4.3
水
养殖(灌溉)用水产地水源应充足,水质应符合NY5361的要求。
4.4空气
产地环境空气应符合GB3095的要求。
5
稻田整理
5.1田块改造
根据稻田地形地势,将稻田划定为若干种养单元,每个种养单元包括若干田块,单个田块内高低差
不宜超过5cm。田块四周留宽30cm~50cm,深30cm~50cm的环沟。
5.2田埂建设
清理种养单元四周的杂草和垃圾,并用粘土或空心砖等材料修筑田埂,上部宽40cm~50cm,下部宽
60cm~80cm,高30cm~40cm。
稻田的进、排水口应对角设置;进、排水口采用PVC管道,直径为20cm、长度为80cm~100cm,进、
排水管使用双层尼龙网包裹,防止河蟹逃逸。
主要由竹竿、塑料薄膜、铁丝、尼龙线等组成。竹竿长度60cm~80cm,直径1cm~2cm;塑料薄膜厚
度不低于12丝(0.12mm),宽度不低于60cm,质量符合GB4455的规定。
5.4.2建设
环种养单元建设防逃围栏,防逃围栏距离田埂外侧边缘1/3,与种养单元边界线平行。要求先行划
线,挖沟20cm深,将竹竿插入田埂土壤中定位成桩,桩距0.6m~1m,然后按竹桩敷设塑料薄膜,塑料薄
膜插入地下8cm~12cm,最终于地面部分形成40cm~60cm高的防逃拦网。围好的围栏向稻田内侧倾斜(与
地面夹角为80°~85°),拐角处呈弧形,接头处光滑无缝隙,形成全封闭的防逃围栏。
2
DB5329/T54—2019
选择适宜不同稻作区抗性强的优质、高产水稻良种。使用的水稻品种每三年更换一次。
6.2施肥
6.2.1施肥要求
肥料使用应符合NY394的规定,禁止使用未经国家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所有施用的有
机或无机肥料在保证对环境、作物和河蟹不产生不良后果的情况下方可施用。
6.2.2基肥
以施基肥为主,以满足水稻全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为宜,每667m施用腐熟厩肥1000kg~
2
1500kg或商品有机肥400kg~600kg。
6.2.3追肥
一般情况下不追肥,特殊情况可适量追施化学肥料,但要严格控制化学肥料施用总量,每667m施
2
纯N5kg~8kg,P、K及微量元素肥料视土壤情况合理施用。
6.3翻耕
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翻地旋耕,翻深15cm~20cm,插秧当天或前1d耙平土地。
6.4水稻栽植
采用宽窄行交替栽插的栽秧模式,每亩栽插3万丛~4万丛,每丛栽2株~3株。
采用合理耕作制度、种养结合、机械或人工除草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除草采用农业
措施和人工拔除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