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研究.pdf
维普资讯
2008年第17期NO.17,2008
(总第93期)现代企业文化
MODERNENTERRISCULTURE(CumulativetyNO.93)
关于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研究
田若秋,柳忠平,李德扬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辽宁丹东118008)
【摘要】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装置,在息的破坏,从而降低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影响现场输入给
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分析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PLC信号出错的主要原因有:(1)由于机械拉扯,线路自身老化等
的因素,研究其解决措施,对于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具有重原因造成传输信号线短路或断路,现场信号无法传送给Pit2,造
要的作用,对于PLC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也具有普遍意义。成控制出错;(2)机械触点抖动,现场触点虽然只闭合一次,PLC
【关键词】PLC;可靠性;控制系统却认为闭合了多次,虽然硬件加了滤波电路,软件增加微分指令,
但由于PLC扫描周期太短,仍可能在计数、累加、移位等指令中
一、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概况出错,出现错误控制结果;(3)现场变送器,机械开关自身出故障,
可编程控制器最早出现在美国,1968年,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如触点接触不良,变送器反映现场非电量偏差较大或不能正常工
司(GM)提出了研制一种新型控制器的要求,并从用户角度提出作等,这些故障同样会使控制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影响执行机构
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的十大条件,条件提出后,立即引起了开发出错的主要原因有:(1)控制负载的接触不能可靠动作,虽然PLC
热潮。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发出了动作指令,但执行机构并没按要求动作;(2)各种电动阀、
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应用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当时叫可电磁阀该开的没能打开,该关的没能关到位,由于执行机构没能
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按PLC的控制要求动作,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降低了系统可靠
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处理性。要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必须提高输入信号的可靠性
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和执行机构动作的准确性,否则PLC应能及时发现问题,用声光
是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Pit2已广泛地使用16位甚至32位等报警办法提示给操作人员,尽快排除故障,让系统安全、可靠、
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和外围电路也都采用了正确地工作。
中、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使PLC在概念、设计、性能三、输入信号可靠性研究
价格比以及应用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这时的PLC已不仅仅具要提高现场输人给PLC信号的可靠性,首先要选择可靠性
有逻辑判断功能,还同时具有数据处理、PID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较高的变送器和各种开关,防止各种原因引起传送信号线短路、
能,称之为可编程序控制器更为合适。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断路或接触不良。其次在程序没计时增加数字滤波程序,增加输
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设计思想是把入信号的可信性。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开关、按钮、传感器
计算机功能完善、灵活、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等输入器件直接接到PLC输人接口电路上,为防止由于触点拌
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控制器的硬件是标准的、通动或干扰脉冲引起错误的输人信号,输人接口电路必须有很强的
用的。对用户来说,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无触点设备,改变程序即抗干扰能力。输入接口电路提高抗干扰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