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自动化改善的一些案例.pdf
低成本自动化改善的一些案例
1“低成本自动化改善”是什么?
在现场第一线的操作者,在推进自主保全活动中,“自己的设备是自己保全”,磨练了对
设备的关心和改善的心,每天的生产活动容易做的工作和困难的问题,通过自己的点子解决,
各种各样的改善和努力。
注1:日本能率协会自1971年开始提倡的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
全员参加的生产保全)活动的8个支柱之一。
这个操作员的人的“改善”的多,是日本自古以来的低成本自动化人偶一样的原理。利用
滑轮、曲轴、齿轮、链条等装置,利用手工不花钱,少花钱的“改善。
在日本能率协会,从制造现场诞生的改善方式,年以后,被命名为低成本自
“”1994“
动化改善,随后便积极的普及与推广,像丰田、索尼等大企业也积极响应。另外,为了正
”
确的普及低成本自动化改善,要有共同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低成本自动化改善的定义是以下的:
“”
“机构的结构简单”
没钱(低成本)
“”
“过量、浪费、不均衡的改善”
其结果,创造性的改善事例可以为其它任务做为借鉴,并可以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
这些改善,直接或者间接地提高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故障降低,停机停线率降低,保全性、
安全性提高,换模时间的缩短,刀具交换时间缩短,零件供应、搬运效率的提高,原单位的
效率提高,噪音降低,节省了能源等,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操作人员也轻松和开心的工作。
图1:机械提升装置,减少人员弯腰当零件重量降低时,会自动举升到适合的高度
图2德式自动提升机欧美企业通过电气化来实现,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对比可以发现,图1纯粹的机械结构,无需加电,且成本低廉,图2设备初始投资会
相对较高
2为什么现在,“低成本自动化改善”备受关注?
近年来,低成本自动化改善备受瞩目,积极地在很多企业引进的背景下,我认为这是
“”
由于中国的制造业环境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宏观经济观测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在2015年增速放缓,生产销售量锐减,市场需
求不旺盛,导致企业对新的设备投资不积极。当下企业如何抑制设备投资是一个很大的经
营课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为了国内生产生存的原因,全体人员参加的低成本自动化
“
改善也引起了关注。另外,低成本自动化改善,对设备投资额的削减效果当然的事,对
”“”
人才培养也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因此,当市场景气恢复的时候,收获效益也最快。
我想介绍实际的低成本自动化改善事例。在某汽车厂商中,当时因景气的低迷等,销
“”
售预测很难,所以在新车的计划阶段极力控制新的设备的引进,在现有设备上积极地采用低
“
成本自动化改善。其结果可以降低新车销售价格,实现了超过计划的销售。
”
图3日产横浜工厂的低成本自动化改善获得2014改善大奖
另外,某机器设备制造厂,加工后的零件,以前用机器人进行方向转换,发送到下一工
位。就连操作者也要转身改变方向,但利用低成本自动化,把加工好的零件的方向转向90
度。这个改善的费用仅仅在几千元,节约了60万元的机器人成本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机
器人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图490度水平位移减少工人转身
像这样,“低成本自动化改善”,提高生产性和成本削减等,对各种各样的损失降低了巨
大的成果。并且,今后的设备投资方面也产生好的设备建设“低成本自动化”也改善了重要的
作用,并且LCA(LowCostAuto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