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数据分析基础与应用电子教案 模块1 认知数据分析与构建程序运行环境.docx
教学流程设计(理实一体化)
教师姓名
系部专业
授课对象
课程名称
Python数据分析基础与应用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Python数据分析基础与应用
计划学时
6学时
教学形式
及地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了解数据分析的定义及作用,了解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掌握数据分析的编程环境配置操作
掌握Python的交互式编程环境和JupyterNotebook集成开发环境配置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编写规范、简洁代码的习惯。
教学内容
模块1认知数据分析与构建程序运行环境
1.1初识数据分析
1.2熟悉与准备数据分析的编程环境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
Python的交互式编程环境和JupyterNotebook集成开发环境配置操作不同,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
解决方法:
1.教师通过实例演示讲解配置注意事项。
2.学生结合实例练习配置环境并运行相应程序。
3.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讨论。
教学方法
案例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资源
演示案例、案例素材、机房资源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主要流程
时间
安排
1.知识点引入
教师引出何为数据分析,进而引出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介绍数据分析常用的工具。
5
2.案例导入
教师演示数据分析的应用实例。
10
3.案例分析
教师详细介绍数据分析可视化的环境依赖,进而演示相关编程环境配置的具体操作
15
4.专题辅导
针对关键步骤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一般问题,由学生探索、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演示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对于难点问题,由教师引导、分析,演示关键的操作,解决环境配置失败的情况。
1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析讲解案例,应用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革新能力;
选择要点,作好笔记;
听、思考,适时发问;
归纳、总结;
5.任务实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提出在JupyterNotebook开发环境配置要求。
巡视检查学生配置进展,并提供针对性指导。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开始配置环境,并检查配置结果。
10
针对常见问题(如环境冲突错误),教师暂停操作,全班讲解并演示解决方案。
学生自我检查配置情况,根据教师演示解决问题,完成环境配置操作。
10
提出第二个任务,要求学生打开并演示实现准备好的示例代码。
巡视检查学生展示情况进展,并提供针对性指导。
学生运行并观察示例代码能否正常展示。
分组讨论,互相检查代码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15
提供扩展任务,鼓励学生尝试修改示例代码,产生原本缺少的可视化图片。
巡回指导学生的扩展任务操作,并针对高级操作给予提示和帮助。
学生尝试实现扩展任务中的数据可视化操作,产生直方图等示例代码不存在的图片。
记录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与同学讨论解决方法。
10
总结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随机抽查部分学生的配置情况,进行点评并给出改进建议。
学生提交配置截图和修改后的示例代码,听取教师点评,总结本次任务中的收获和不足。
5
6.总结点评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点评学生的练习情况,并给出改进建议。
5
7.课后任务安排
布置打开示例代码并运行的练习,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代码修改,并提交运行结果以进行评估。
5
教学后记(对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学方法的建议)
强化对环境配置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系统环境配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