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金银花种植栽培管理中的应用.docx
摘要:金银花属忍冬科,叶、蔓、花、茎、根均可入药,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金银花的种植历程已有200年左右,是中国栽培面积最广、产能最大的作物之一。如何采用信息化技术保障金银花种植栽培管理更具实效性非常重要,植保无人机能够对金银花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提供可行技术。将需要用到的各项数据信息输入至计算平台,生成种植栽培趋势图。信息化技术能够制定养护计划,降低当地种植户成本,确保金银花产能、产量得到双向提高。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金银花;种植栽培;应用分析
金银花栽培管理过程中,受传统农药喷洒、田间养护方式限制,很难将药液喷洒至对应区域,导致栽培效果较差。药液喷洒不到位不仅会影响金银花的产能,还可能使金银花种植出现潜在问题,导致当地种植户成本上升、风险增加。而使用植保无人机,就可自动完成虫害预警、孢子捕捉、远程监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植保无人机已成为金银花种植栽培管理的重要手段,深受相关部门关注。在栽培养护方面,植保无人机所提供的便捷性具有一定优势,可以结合信息化技术特点,为后续金银花种植栽培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1
信息化技术在金银花种植栽培管理中的优势
在金银花种植栽培管理中,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可通过超低空或精准倾斜角度,使用雾化器保障喷洒出的农药、营养液均匀附着于金银花表面,减少金银花栽培管理中出现的少喷、漏喷、误喷等现象。植保无人机效率较高,作为一种新型的植保方式,植保无人机的喷洒效率是普通机械的3~4倍,适用性极佳。植保无人机能够结合金银花长势,制定对应的防治策略,省药省水。使用信息化技术,还可根据金银花历年长势制定数据模型,通过不同时间段的直观展示,保障当地种植户以及相关农业人员了解到金银花栽培种植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高度的预测性。操作人员通过无线遥控系统,对植保无人机发出指令,植保无人机的安全系数得到成倍上升。植保无人机不会像大型机械一样,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碾压风险。通过云台控制,只需2~3台植保无人机就可完成金银花高产栽培需求。从病虫害防治角度分析,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无疑给金银花栽培管理提供可行的基础以及良好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信息化技术在金银花种植栽培管理中的应用
2.1??喷洒技术制定
信息化技术结合植保无人机应用,要分析无人机喷洒标准,从理论、实践上给出新型研究空间。任何一项技术都要保障实现理论、技能的双向成长,还要满足发展规划。因此,要在理论应用上集合无人机喷洒技术,提供可行性的研究方案以及对应的技术规章制度。例如,对无人机喷洒技术的操作流程,要减少在应用过程中植保无人机出现的潜在风险,以及植保无人机的“高耗电”性。在金银花种植栽培管理中,根据金银花长势以及用药标准,采用联合国组织制定的无人机适用农药正确操作准则,确保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保护工程中能够完成喷洒任务。配以施药喷洒操作准则,以保障喷雾装置稳定、操作人员安全操作、部件精准可靠。研制与无人机配套的农药喷洒设备,自动调节喷雾量。通过适量喷雾、超低端喷雾以及静电喷洒研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设计出专门的喷洒技术。对植保无人机的喷雾模式、流量实现二次雾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2??选择对应的无人机种类
无人机种类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按照动力划分为“油动无人机”“电动无人机”。二是按照结构型划分,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单旋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在固定翼无人机中,其主要应用于农业信息采集以及农田遥感技术,具有载量较大、飞行速度较快、作业效率较高等特征。且固定翼无人机通常应用在开阔场景,防治效率较高。单旋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机型相对较小,因此其灵活度更高。能够在分散的农田区块内进行作业,确保无人机技术在金银花种植栽培管理中产生独特优势。
2.3??病虫害防治
植保无人机对金银花种植栽培管理的病虫害防治优势,值得深度分析。目前,植保无人机对常见的病虫害,如忍冬褐斑病、霉菌病、白粉病、蚜虫、咖啡虎天牛、芳香木虫蛾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给药快速精准,能够直达患病部位。在尽可能减少药量的同时,提高防治效果。
例如,忍冬褐斑病通常会导致银花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在后期斑点连成一片,出现灰色的霉状物。最后病斑破裂,叶片枯黄脱落。而防治策略是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洒1000倍硫酸铜水。
白粉病主要危害忍冬科植物新枝叶,金银花感染白粉病后,受病原体菌丝以及分生孢子的影响,金银花的新枝叶无法正常生长,产能降低。使用无人机,喷洒硫合剂或粉锈宁1200~1500倍液。
通过信息化技术分析,蚜虫的危害会导致金银花叶片翻转,花蕾畸形。根据数据信息显示,金银花蚜虫一年发生10~12代。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洒2000~2500倍蚜灭灵乳油,均匀喷洒2~3遍就可有效防治。
咖啡虎天牛从表面很难被发现,咖啡虎天牛是在金银花茎内生成腐蚀性虫道,直至植物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