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pptx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1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表面粗糙度的界定参看图5—1,完工零件的截面轮廓形状一般包括表面粗糙度(波距小于1mm)、表面波纹度(波距在1~10mm)和形状误差(波距大于10mm),三者通常按波距(间距)来划分。
二、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工作性能的影响1.影响零件运动表面的摩擦和磨损
适中的零件表面粗糙度有利于改善零件运动表面的摩擦和磨损。2.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和机器的工作精度3.影响零件的强度4.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此外,表面粗糙度对联接的密封性和零件的美观等也有很大影响。§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时,需要确定取样长度、评定长度、基准线和评定参数,并且应测量横向轮廓或垂直于切削方向的轮廓。一、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1.取样长度取样长度是指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规定的一段长度。如图5—2所示。在一个取样长度lr范围内,一般应包含五个以上
的轮廓峰和轮廓谷。表面越粗糙,取样长度就应越大。2.评定长度评定长度是指为了合理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特性,而在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必须的一段长度,如图5—2所示。评定长度ln可以包括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一般情况下取ln=5lr。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的推荐值见附表5—1。取样长度评定长度
。二、基准线基准线是指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取的基准。GB3505—83《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规定下列中线作为基准线。1.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是指具有理想直线形状并划分被测轮廓的基准线(如图5—3所示),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上各点到该基准线的距离(轮廓偏距)的平方之和为最小。
2.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03上下两部分,且使上部分的面积之和等于下部分的面积之和。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是指具有理想直线形状并在取样长度内与轮0102轮廓走向一致的基准线(如图5—4所示),该基准线将轮廓划分为
评定参数表面轮廓上的微小峰、谷的幅度和间距的大小是构成表面粗糙度轮廓的两个独立的基本特征.高度特性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幅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r内(图5-5),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a=(∫0l∣y∣dx)/l(5-1)或近似为:Ra=(Σ∣yi∣)/n(5-2)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r内(图5-6),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深yvi的平均值之和。Rz=(Σ∣ypi∣+Σ∣yvi∣)/5(5-3)(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图5-6),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谷底线之间的距离。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越大,则表面越粗糙。间距特性参数(3)轮廓最大高度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1)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
含有一个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一段中线长度,称为轮廓微观不平度的间距。在取样长度内lr内,轮廓微观不平度间距的平均值称为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ΣSmi)/n(5-4)(2)轮廓单峰的平均间距两个相邻单峰最高点之间的距离投影在中线上的长度,称为轮廓的单峰间距。在取样长度内l内,轮廓单峰间距的平均值称为轮廓单峰的平均间距。S=(ΣSi)/n(5-5)3.形状特性参数在取样长度内lr内,一条平行于中线的直线与轮廓相截,所得各截线长度之和称为轮廓支承长度ηp,轮廓支承长度ηp与取样长
01度内l之比称为轮廓支承长度率tp(用百分比表示)。02轮廓支承长度率tp与零件的实际轮廓形状有关,是反映零件表面03耐磨性能的指标。043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及其数值的选择05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