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地面施工工艺与标准.pptx
卫生间地面施工工艺与标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1
结构层处理要求
02
防水层施工规范
03
找平层施工要点
04
饰面层铺贴技术
05
排水系统集成方案
06
验收与维护标准
01
结构层处理要求
基层清理与平整度检测
将基层上的灰尘、油污、松散物等清理干净,确保基层干燥、洁净、无空鼓。
清理基层杂物
使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基层平整度,记录平整度误差,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平整度检测
确保基层强度符合施工要求,无起砂、空鼓等现象。
强度检测
防水坡度预设置
防水层施工
在找平层上涂刷防水涂料或铺设防水卷材,确保防水层厚度均匀、无渗漏。
03
地面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坡度为2%至3%,确保排水顺畅。
02
坡度设置要求
确定排水方向
根据卫生间地面排水方向,合理设置防水坡度,确保水流畅通。
01
裂缝修补与加固措施
对卫生间地面裂缝进行详细检查,记录裂缝位置、宽度和深度。
裂缝检查
裂缝修补
加固处理
采用填缝剂或堵漏材料对裂缝进行修补,确保修补部位平整、牢固。
对于较大裂缝或结构裂缝,应采取加固措施,如铺设钢筋网片、增加防水层等,以提高地面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02
防水层施工规范
防水涂料选择标准
涂料性能
应选择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渗、耐久性能的防水涂料。
01
环保性
防水涂料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
02
适用范围
根据卫生间地面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防水涂料品种。
03
涂刷工艺与厚度控制
涂刷前处理
确保地面干燥、清洁,无油污、灰尘等杂物。
涂刷方法
厚度控制
采用涂刷、滚涂或喷涂等方法,确保防水涂料均匀覆盖。
涂刷层应达到规定的厚度,确保防水效果。一般需要涂刷2-3遍,每次涂刷厚度应保持一致。
1
2
3
将卫生间所有排水口堵严,确保不漏水。
闭水试验准备
在卫生间地面蓄满水,高度应不低于地面最高处20mm,保持24小时以上。
闭水试验操作
检查楼下及相邻房间是否有渗漏现象,如有渗漏应及时处理,直至无渗漏为止。
检查结果
闭水试验执行流程
03
找平层施工要点
水泥砂浆配比要求
选用325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水泥标号
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砂子选用
01
02
平整度误差控制范围
找平层表面平整度
用2m靠尺检查,空隙不大于3mm。
01
地面高低差
整个卫生间地面高低差不超过5mm。
02
地面与墙面接缝处
应平滑过渡,不得出现明显的接缝痕迹。
03
养护周期与湿度管理
找平层施工完成后,需进行至少7天的湿养护。
养护时间
湿度控制
养护方法
养护期间,应保持卫生间内空气湿度在60%-80%之间。
可采用湿布覆盖、定期洒水等方式进行养护,避免快速失水导致裂缝产生。
04
饰面层铺贴技术
耐磨性
地砖或石材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抵抗日常使用中的磨损和划伤。
防滑性
卫生间地面湿滑,地砖或石材表面应有防滑设计或处理,以提高安全性。
吸水率
地砖或石材的吸水率应符合标准,以防止因吸水过多导致变形或污渍渗透。
色调与纹理
选择与卫生间整体风格相协调的地砖或石材色调和纹理。
地砖/石材选型标准
铺贴方向与留缝规范
铺贴方向
根据地砖或石材的纹理和卫生间形状,确定合适的铺贴方向,一般遵循从内向外、对称铺贴的原则。
留缝处理
特殊处理
地砖或石材之间应留有一定宽度的缝隙,以应对材料热胀冷缩和地面不平整的问题。缝隙宽度应均匀一致,符合相关标准。
在墙面与地面交接处、柱角等特殊部位,地砖或石材的铺贴应进行特殊处理,以保证整体美观和稳定性。
1
2
3
填缝材料施工工艺
填缝剂选择
填缝方法
填缝时间
选用与地砖或石材颜色相匹配的填缝剂,确保填缝后的整体美观。同时,填缝剂应具有防水、防霉、耐磨等性能。
填缝应在地砖或石材铺贴完成后进行,确保缝隙内的灰尘和杂质已清理干净。填缝时应避免填缝剂溢出污染地砖或石材表面。
使用专业的填缝工具进行填缝,确保填缝剂填充均匀、密实。填缝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多余填缝剂,并用湿布擦拭地砖或石材表面,以保持清洁。
05
排水系统集成方案
地漏定位与安装标准
地漏位置选择
应设置在易积水、易清洁的区域,如淋浴区、洗衣机放置区等,并考虑使用频率和便利性。
01
地漏安装高度
应低于地面,确保水能顺利流入地漏,同时需考虑与地面装饰层的配合,以保证美观和实用性。
02
地漏材质选择
应选择耐腐蚀、耐磨损、易清洁的材料,如不锈钢、铜合金等,以保证地漏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03
二次排水坡度检测
应确保地面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常坡度不小于1%,以保证水能迅速排入地漏。
排水坡度设置
坡度检测方法
排水效果测试
可使用水平仪或激光水平仪等工具进行检测,确保地面坡度均匀、无积水。
在地面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排水测试,检查地漏是否畅通、排水是否迅速,以确保排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