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清版)DB62∕T 4197-2020 白及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6-07约2.5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11.120

B38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197—2020

白及栽培技术规程

2020-09-28实施2020-08-25发布

2020-09-28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2/T4197-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农业大学、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天水市秦州区经济作物工作站、定西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天水茂丰中药材综合开发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康天兰、师立伟、李惠东、王新海、康璟、曹占凤、甘敏、王荷芬、王俊红、周亚婷、陈颖、刘学周。

I

学兔兔标准下载

DB62/T4197—2020

白及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及栽培的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白及的栽培和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白及

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

3.2

组培苗

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外植体,在无菌和适宜人工条件培育的完整植株。

3.3

鳞茎

是茎、叶变态呈球或扁球形的地下茎,茎高度短缩,茎节密集成圆盘状(鳞茎盘),其上着生许多肉质肥厚的鳞片状变态叶。

3.4

分株繁殖

采用人工方法从母体上将具有根、芽的部分切割,形成新的独立个体。

4环境条件

白及栽培应在野生分布区域内选地,进行人工栽培。栽培环境远离工矿厂区和城镇,周围没有污染源。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中2级标准,大气质量符合GB3095中2级标准。

1

学兔兔标准下载

2

DB62/T4197—2020

5栽培技术

5.1选地

选择海拔高度500m~1600m,年均气温10℃~15℃,年降雨量500mm~800mm,土壤中性或微酸性,有机质含量20g/kg以上,潮湿疏松、肥沃,排水方便的阴坡地带。

5.2土壤处理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耕翻深度30cm左右),耙糖保墒;结合整地依据NY/T496施充分腐熟优质农家肥2500kg/667m2~3000kg/667m2,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中,深翻使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栽植前浅耕1次,并整细、耙平,顺坡向作畦,畦高20cm,畦面宽130cm,畦沟宽20cm。

5.3移栽定植

5.3.1种苗选择

种苗主要来源于分株繁殖苗和组培苗。分株繁殖选择无虫蛀,无破损,当年生,大小相似,芽眼多的鳞茎分切成带1~2个芽的小块。要求切面平滑,不损伤表皮和隐芽,切口蘸草木灰,晾干后栽种。组培苗选择经过炼苗5~6个月、苗高10cm以上,假鳞茎膨大至0.8cm以上健壮苗。随取随栽。

5.3.2移栽时间

春季移栽,于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秋季移栽,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宜。

5.3.3移栽方法

移栽时,在畦面上开沟,沟距40cm,沟深5cm左右,按株距20cm栽种,填土压实,浇水和覆草,保持潮湿。保留株数为3335株/667m2左右。

5.4田间管理

5.4.1中耕除草

白及植株较杂草低矮,应及时中耕除草,每年3次,第1次在3月、4月出苗后,第2次在5月、6月生长旺盛期,第3次在8月、9月块茎膨大期。结合人工除草进行中耕,中耕时应浅锄,避免伤芽伤根。

5.4.2追肥

3月、4月出苗后,每月进行叶面喷施0.2%尿素、0.3%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用量70kg/667m2~80kg/667m2为宜。8月、9月进入块茎膨大期,结合中耕施粉细腐熟油渣150kg/667m2。按NY/T496规定执行。

5.4.3灌水与排水

应保持床面湿润,遇干旱天气及时灌水,根据耕地条件可以采取喷灌或滴灌等灌溉方式,应少浇、勤浇、浇匀。多雨季节注意排涝防水。

6病虫害防治

6.1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