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13∕T 5534-2022 太行山丘陵地区楝树栽培技术规程.pdf
ICS65.020.40
CCSB05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534—2021
太行山丘陵地区楝树栽培技术规程
2022-02-28发布2022-03-31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53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石家庄市神州花卉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白霄霞、蒋淑磊、李萍、张骁骁、李坤、李志斌、张丽玲、郭永召、刘雅、
丁鑫、吴然、薛少红、李燕、王祺龙、宋聚红。
II
DB13/T5534—2021
太行山丘陵地区楝树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楝树(MeliaazedarachL.)的品种选择、容器育苗、种植区规划、定植、田间
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太行山丘陵地区楝树种植和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16619-1996林木采种技术
LY/T1000-2013容器育苗技术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品种选择
宜选择耐干旱、耐贫瘠、萌芽较晚的品种。如紫金楝、紫玉楝、美人楝(黄金楝)等。
5容器育苗
5.1采种
宜在11~12月,当果实由绿色变为淡黄色时,从5~20年生健壮母树上采集。采种方法参照GB/T
16619-1996林木采种技术执行。
5.2加工调制
果实采收后,用自来水浸泡7d,每天换水,揉搓淘洗,去除果肉果皮,淘洗出果核,晾干,放
置在干燥通风处保存。
5.3种子处理
5.3.1浸种
播种前将种子露天晾晒2d~3d,然后用70℃~75℃热水浸种,自然冷却,浸泡10min后,换
上常温水浸泡2d,期间可加入适量洗涤剂去除种子表皮上的污染物。
5.3.2层积催芽
5.3.2.1把浸泡2d吸水膨胀后的种子倒入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充分搅拌,捞出漂浮在水面的瘪种
子和杂质,将种子与3倍量的湿沙拌合均匀,沙的湿度以手握能成团但不滴水,一触即散为准。
5.3.2.2在未加温日光温室内挖深30cm,宽1m的浅坑,坑底铺一层厚约10cm的湿沙,将混以3
倍湿沙的种子倒入坑中,上盖塑料薄膜。
5.3.2.3层积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温度、湿度和通气状态,并经常翻倒种子,待10d左右,约1/3
的种子胚根突破种皮(露白)时即可播种。
5.4搭建育苗池
1
DB13/T5534—2021
平整加温日光温室中地面,根据温室长度和宽度划分若干个育苗池,育苗池宽1.2m,步道宽30
cm,深10cm,底部平整。
5.5育苗基质
将草炭土、细河沙按9:1的体积比混合,喷水拌合均匀后放入育苗池中,填充厚度为8cm~10cm,
基质表面整平。
5.6播种
5.6.1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宜选择1月中旬。
5.6.2播种方法与播种量
将经过处理的种子用1000倍的赤霉素溶液浸湿,撒播于育苗池中育苗基质上,播种密度为每平
米30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