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BXM 187-2024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陕西省地方标准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起草单位: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起草时间:2025年3月
1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一)任务来源
由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申报并获批立项2024年度陕
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项目编号:SDBXM187-2024)。按照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
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二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陕
市监函〔2024〕590号)文件的要求,特起草本标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及合作单位在前期广泛调研和试验示
范的基础上,先后依托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攻关项目“瓜
菜安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
广联盟项目“马铃薯主食化新品种引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
究”,陕西省农业生态资源保护项目“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示
范推广”以及渭南农科院《秦岭北麓适生区马铃薯—玉米—
大白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61/T1062—2017)》等成果基
础,申报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该标准立项符
合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
划的通知》和《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等精
神。
(二)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早在2015年,农业部就提出要逐渐推进马铃薯主粮化
战略,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对保障国家
2
粮食安全潜在意义重大。陕西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约500万亩,
总产量650万吨。以陕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约占总面积的
60%,其中榆林260万亩,延安75万亩;陕南3市约130万
亩;关中约10万亩。陕南、关中地区主要以夏薯作为粮食
供应,陕北地区主要以秋薯作为粉条、粉丝等淀粉加工品。
但是传统生产上马铃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耕播到
收获需要大量劳动力,费工费时效率低。2021年农业农村部
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化率
平均达到45%”。目前,马铃薯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技术日
趋成熟,集成了以农机为载体的播种、覆膜、滴灌、喷药、
收获等关键技术。与传统人工相比,机械(含无人机)不仅
能大幅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而且播种量、播种深
度、株行距、覆膜宽度等均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增产效
果明显。据调研,一台播种机一天能完成马铃薯25-30亩播
种量,而人工播种一天仅能完成3-5亩。
如今,除部分丘陵台塬地区外,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方式
已经在我省多数地区推广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结构、
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机械化生产可以把基地、农户和企业
快速统一在一起,也能极大地促进马铃薯加工、运输等业务
的发展。因此,本标准梳理总结了陕西省内马铃薯机械化操
作的技术要点和流程规范,具有较强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