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学概论第9章第九章社会组织.pdf

发布:2025-06-05约9.8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章序号及名称

第九章社会组织

本章学习目标

大部分教材多从组织学的角度对社会组织进行剖析,本章的教学难点就是如何摆脱组织学的

影响,真正使学生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把握社会组织的精髓,即:社会组织做为社会生活基

本单位意义及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通过社会组织要素的介绍,使学生分清组织概

念与群体概念的区别;在本章教学中还应就社会学有关组织的基本理论予以介绍。

本章重点难点

1.社会组织的概念及特点

2.现代组织的社会学意义

3、组织结构

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

一、社会组织的涵义

自产业革命以来,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展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社会协作越来越发达,

社会生产、社会生活都被迅速地社会化了,工厂、公司、机关、学校、工会、党团等各种社

会组织蓬勃发展,在人类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领导地位。现代社会是一种具有

高度组织的社会。社会组织是当代人们社会组合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我国,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泛指人类共同活动的

社会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与初级社会群体相对的次级社会群体。本章所说的社会组织主

要是指后一种含义。

二、社会组织的要素

l、成员。任何社会组织都要有一定的成员,这是组织活动得以进行,组织任务得以完成的

先决条件。社会组织成员的加入或退出不是随意的。组织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如何,取决于成

员是否有工作的积极性和良好的素质。

2、章程。任何社会组织都要有自己的章程,以此来规定组织的性质,确定组织的纲领、目

标、任务、结构、活动原则,以及组织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力与义务等。组织章程是组织

活动的依据。组织成员都必须遵守。

3、机构。任何社会组织都要有一个权威性的领导机构及执行系统。组织机构是组织活动的

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组织活动的效率。

4、设备。设备是组织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设备分为物质设备和象征设备两种。物

质设备是组织活动所使用的工具及手段。象征设备是表征组织意义的工具和手段。一个组织

的设备优劣,对组织的活动效果同样有很大影响。因此,社会组织对自己的设备应给予高度

重视。

三、社会组织的特点

社会组织也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的社会共同体,但它是一种关系极为

复杂的社会群体,有不同于初级社会群体的种种特点。

首先从群体角度来看:

1、社会组织的成员人数众多,结构复杂。社会组织是为了某种特定目标建立起来的,因而

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组织中一方面存在着纵向联系,有权力与地位的分

层体系;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横向联系,有分工合作体系。如此纵横

交错,构成远比初级社会群体复杂的组织结构。

2、社会组织的目标专门而固定。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的目标,但社会组织的目标是

特别专门化的。工厂生产产品,医院治疗病人,学校培养人才。不仅如此,社会组织的目标

也很少发生变化,组织要长期为之而奋斗。同时较为固定的目标是结构稳定不变前提。

1

3、社会组织内部有较为明确、发达的分工。为了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社会组织内部往往

进行比较精细和确定的分工。组织目标就是靠这种分工合作、协同来实现。而初级社会群体

的工作则常常是没有明确分工,既使是有分工,也是偶然的、临时的和不发达的。

4、社会组织有清楚的界限。初级社会群体的边界主要靠群体成员或群体外的其他人主观认

定,社会组织的界限则通过组织目标、章程、活动方式、成员身份、空间领域等客观标志的

不同而显示出来。

其次,从成员的个人角度来看:

1、社会组织成员间的互动是间接的、片面性的。由于社会组织的成员人数太多,成员之间

无法进行全面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即使在发生某些直接互动,往往也是暂时的,纯属

工作性质的。互动的间接性和暂时性,使成员在互动中不可能有较深刻的自我投入,不可能

全面表现自己,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只能局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或方面。

2、成员的互动是事本互动,而非感情互动。在社会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组织章程

的规定,是一种公事公办的关系。组织要求成员一丝不苟地按规章制度办事,排除私人感情

与个性,使成员非人格化,在初级社会群体中则完全是以个人身份出现的感情互动,成员在

互动中亦投入了较多的感情、互动是为了感情交流。

3、社会组织的成员个性差异大,异质性强。社会组织是基于某种组织目标而建立的。成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